卷地奔雷响彻天,危城气势触蛮烟。
纵教掩耳偷馀息,鼠穴惊魂已两年。

诗名:百苦吟·其二十七·炮警

卷地奔雷响彻天,危城气势触蛮烟。
纵教掩耳偷馀息,鼠穴惊魂已两年。

诗意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壮观场景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世界的渴望。第一句“卷地奔雷响彻天,危城气势触蛮烟”形象描绘了战场上滚滚雷声与硝烟四起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第二句“纵教掩耳偷馀息,鼠穴惊魂已两年”则表达了即使闭上眼睛也难以逃避战争带来的恐慌与痛苦,这种痛苦已经持续两年了。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翻译与注释

  1. 卷地奔雷响彻天:描述雷声滚滚如巨兽奔跑,震撼天地。
  2. 危城气势触蛮烟:形容城池在战火中摇摇欲坠,烟雾缭绕,形势危急。
  3. 纵教掩耳偷馀息:即便捂住耳朵,也只能偷偷呼吸,无法逃离战场的恐惧。
  4. 鼠穴惊魂已两年:比喻战争的恐怖如同老鼠在洞穴中的惊慌,已经持续了两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作者选取了“卷地奔雷”和“触蛮烟”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通过这些直观的场景,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残酷现实。其次,诗中的“纵教掩耳偷馀息”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逃避无济于事的无奈,也突出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恐惧。最后,“鼠穴惊魂”这一比喻更是将战争的恐怖与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进行了巧妙的对比,让人深思战争背后的人性问题。

《百苦吟·其二十七·炮警》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战争厌恶之情的作品,也是一首深刻反映战争对人类社会影响和心理创伤的诗篇。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人生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