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畴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本题的限定条件。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同时注意把握关键信息点,如诗人、时间、地点等。 首先明确这首诗的意思。客枕闻鹃:客人卧听杜鹃声。鹃啼,即杜鹃鸣,古代传说此鸟鸣时,口中有血出。古人常将此作为悲悼亡人的哀音。烟新寒食过,月皎子规来
听雨 细细檐花雨,青灯耿客魂。 轻烟腾柏子,流水响桐孙。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酒樽。 蚁柯分已定,人自苦追奔。 注释 1. 细细檐花雨:形容雨点很小,就像细碎的雨珠一样落在屋檐上。檐花指的是屋檐上的水滴。 2. 青灯耿客魂:青灯是指昏黄色的灯光,耿是指明亮,客魂是指漂泊在外的人的灵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雨声时,思绪万千,感慨自己如同一个四处漂泊的灵魂。 3. 轻烟腾柏子:柏子是柏树种子
诗句解读: 1. 寂寂闭门坐,身闲心太平。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门内,心境平和,没有外界的喧嚣和纷扰。"寂寂"意味着安静、宁静;"闭门"则可能表示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安宁;"身闲"说明诗人身体自由无拘,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心太平"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平和的,没有烦恼和忧虑。 2. 豆花含雨重,梧叶坐秋鸣。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豆花因为雨水的影响而显得沉重
【注释】: 乘化归辽海,双笼一不开。乘:顺从;化:气化为光。辽海:指大海。双笼:双头鸟笼。一不开:不飞开。 坠翎留片雪,遗迹印荒苔。坠翎:坠落的翅膀。片雪:一片雪花。遗迹:遗留下的踪迹。荒苔:长满苔藓的地面。 月朗怜孤唳,琴闲忆共来。月朗:皎洁的月光。怜:怜悯。孤唳:独自鸣叫。琴闲:闲置不用的琴。忆:思念。 瘗铭为琢石,鸡鹜不须猜。瘗:埋藏。铭:记事的文字。琢石:用石头琢磨文字。鸡鹜:家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述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小隐生涯无别事,护持蓑笠傍鸥沙。 - "小隐"指的是隐居生活,"生涯"指的是生活或职业生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认为这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护持"意味着保护和维护,这里指维护渔具和蓑衣。"傍鸥沙"是指在海边的沙滩上,靠近海鸟栖息的地方。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 2. 清泉频注吟边砚
诗句解释 1 坛荒杜陵后:指的是诗人在离开杜陵后(即唐朝首都长安的东郊,一个著名的文人聚集地)的坛台已荒芜。 2. 何以续诗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名声可能因时间变迁而衰减的担忧。 3. 千里江山秀:描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强调了自然之美。 4. 一襟风露清:形容心境如清风拂面,如晨露般清新。 5. 淡中无浅短:指在淡泊名利、简单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深度和长度。 6. 豪处有和平
注释: 老境已骎骎,功名负壮心。 昏眸云雾隔,短鬓雪霜侵。 身为贫长客,诗因病懒吟。 春山归未得,门径藓花深。 译文: 我已步入老境,功名已成过往,辜负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眼睛模糊,看不清楚,云雾遮住了我的视线;白发苍苍,岁月不饶人。 我像一位贫穷的长客,漂泊不定,四处为家;疾病缠身,无法安心作诗。 春天的山景,我未能回到故乡,门前的路旁,苔痕斑驳,花儿凋零。 赏析:
【注释】 1.独酌:一个人独自饮酒。2.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3.应无语笑哗:应是无话可说,只能笑而不言。4.柯:树枝。5.百年柯上蚁:比喻人生短暂。6.万事盏中蛇:喻指世事纷繁复杂。7.重删草:重新删改诗稿。8.灯挑又作花:用灯火照明来写作文。9.长啸岸乌纱:长啸而歌。岸乌纱:古代官员戴的乌纱帽。10.遣客:送走客人。11.长啸岸乌纱:长啸而歌。岸:岸边。12.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
新荷 园林春去后,幽景属池塘。 过雨钿犹小,吹襟风已香。 莫期包作馈,好待集为裳。 太极翁何在,花时爱敢忘。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1. 诗句逐句解读 - 园林春去后,幽景属池塘。 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离去与池塘的自然美,表达了春天虽然过去,但池塘的美丽依旧留存。 - 过雨钿犹小,吹襟风已香。 “钿”指荷叶上露珠,“吹襟风已香”则描述了风吹荷叶带来清新香气的场景
【注释】 次韵谢元寿(一作《和渊明》四首其一):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谢元寿酬答诗中所作的一首。 曾被儒冠误,谋生事事疏: 被儒家的官位所误,为生计而奔波忙碌,却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洲无千树橘,家有五车书: 家乡里没有成群结队的橘子树,家中虽然藏书满架,但却没有能用来换取钱财的收获。 叠石和苔斸,移梅带雪锄: 用石头叠成的山形和苔藓一样平整,把梅花移植到雪地里锄草一样地细心照料。 好非人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