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无择
峻极乾苍苍,班移自混茫。 地势高峻,气势如山;地位卑微,如同混沌未开的世界。 势临坤轴断,根入海涛僵。 如同一根坚固的柱子,深深地扎根在大海中,坚韧不拔。 屹立逾千仞,孤标冠四荒。 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广阔的土地上,成为四方之最。 兴云山近泰,出日谷连旸。 云雾缭绕的山,靠近泰山;阳光明媚的山谷,与太阳相接。 绝坟于斯胜,烦襟到此凉。 在这绝美之地,所有的烦恼都消散在微风之中。 山经终寂寂
吏隐宜春郡,年丰狱讼稀。 馀粮委南亩,茂草满圜扉。 天意怜艰食,民心耻画衣。 万家行乐处,车马有光辉。 译文: 在宜春郡当官的我,因为年景丰收,所以诉讼案件很少。 多余的粮食都留给了南边的农田,茂盛的草地填满了官府的大门前。 上天怜悯我们艰难的生活,人民也以此为耻,不愿像他们那样身穿华丽衣物。 但即便如此,万家百姓仍然过着快乐的生活。 他们的车马依然闪耀着辉煌的光芒。 赏析:
注释:石头不能说话,但人可以说话。忽然使他时重湮阨(阻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石的沉默与人的言语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诗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的沉默和人的语言的活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通过对石的描写,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译文】 落星寺 金碧辉煌的寺庙玲珑剔透,楼台巍峨在浩瀚天空中。 雨花僧讲经法事非常热闹,星石寺基座雄伟壮丽。 山岩与峰峦对峙,波澜和蠡泽相通。 远处看红日初升,近处看绿树成荫。 鸥鸟心无杂念,潮水声和梵唱和谐。 人间有玉府群英,物外有广寒宫仙。 云衲多损毁,尘襟自空净。 扁舟五湖客,常伴支公行。 【注释】 1. 落星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
慈严院 恩德传名久,慈严赐号新。 楼台半山半水,风水忆长春。 客有披襟者,时无洗耳人。 清音发钟磬,翠色混松筠。 住合登仙籍,来宜出俗尘。 经年嗟倥偬,半日喜逡巡。 席上诗情逸,樽中酒味醇。 匆匆又归去,自愧使君身。 注释: 1. 恩德传名久,慈严赐号新:恩德传扬了名声很久,慈严院的赐号是新来的。 2. 楼台半山半水,风水忆长春:楼台一半在山上,一半在水中,人们思念着春天的美好景色。 3.
书高辛氏庙 平昔叙星辰,元功祀事分。 因人列官纪,行道亚皇坟。 高躅追颛顼,徽声压放勋。 淳风今不竞,帝典世无闻。 陵古森乔木,祠新际远氛。 樵苏当季运,血食属明君。 旧壤资庥荫,遗黎荐苾芬。 春秋奏箫鼓,疑是六英文。 注释: 1. 平昔:过去,指古代。 2. 叙星辰:描述星辰的运行。 3. 元功:主要的功绩。 4. 因人列官纪:根据每个人的贡献来记录官职。 5. 行道:遵循道德行为。 6.
让我们逐句解读和分析这首诗: 1. 首联:“运契千龄统”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历史和时间的感觉,意味着某种力量或趋势延续了千年。 - “运契”:运气的契合,暗示着某种宿命或自然规律。 - “千龄统”:指一千年的时间范围。 2. 颔联:“歌喧六达庄” —— 这里描述了一个热闹且广泛的场景,六达可能指的是六路,即六条道路交汇的城镇或中心地带,而“庄”在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某个重要的地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新构俯涟漪,名标谢客诗。 - 此句描绘亭子的新建筑和名字的由来,意为新建的亭子位于池塘之上,其命名取自谢灵运的诗歌,象征着亭子的优雅和文人墨客的气息。 2. 窗明溪雨过,槛静竹风吹。 - 这句描述了窗明如洗、雨后溪水潺潺的景象,以及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情景。这里的“槛”指的是栏杆。 3. 贺厦应容燕,巢莲亦许龟。 - 这句话表达的是希望亭子能够像燕子筑巢般欢迎客人
瀑布 瀑布从高山绝壁之上飞泻而下,形成千寻之势,万叠的飞泉痕迹。 寒光照耀着玉般的山岫,灵派之水源于璇玑般的源头。 峭壁上的河水流淌不息,苍崖上的井浪翻滚翻腾。 猿猴悲鸣经过树木急迫处,龙被惊骇后落入潭中浑然一体。 气爽诸峰更显秀丽,声和众籁喧哗热闹。 功成之后便身退隐世,期望能在此灌中园。 注释:绝巘(yǎn):高峻的山峰。千寻: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涵:包容。玉岫:玉石般的山岫,即指山峰。 分
【解析】 题干要求对诗句逐句释义并赏析。首先,要对全诗进行逐句翻译。“支机莫问君平肆”“取履谁收黄石祠”两句意为:支起织布的机杼不要问是谁在经营,收起鞋子谁来收拾黄陵庙。“深洞自开人不见”“何须惆怅忆当时”两句的意思是:深洞自然敞开而无人看见,何必要惆怅怀念往日呢?接着分析这两句的关键词和它们的意思,“支机”“支起织布的机杼”,这是比喻,意思是支机织布的人不见了,所以“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