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宿
送华涛东归 江上丹枫堕夜霜,式微愁思岂禁伤。 壮图万里青云在,旧径三条碧草长。 匹马归来江练白,恶氛收尽楚天凉。 大明继照光华旦,提笔相期翰墨场。 注释: 1. 江上丹枫坠夜霜 - 江边丹红的枫叶被夜色中的霜打落。 2. 式徽愁思岂禁伤 - 表示即使有忧愁和伤感也难以承受。 3. 壮图万里青云在 - 拥有宏伟的计划和志向。 4. 旧径三条碧草长 - 曾经走过的小路两旁长满了绿色的草。 5.
诗句: - “碧盖缃葩映素秋”:描绘了采莲女所戴的绿色头巾和黄色花朵,与秋天的碧绿江水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 “此中兰棹好销忧”:表达了采莲女使用兰草制成的船桨,能够消解忧愁,带来宁静的心情。 - “相将共挈青丝笼”:展现了采莲女们一同提着装有青丝绳编织的篮子,共同劳作的情景。 - “一笑同回翠羽舟”:描述了她们在劳作之余,相互之间开怀大笑,乘坐着饰有翠鸟羽毛的小船返回的情形。 译文: -
霜野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霜·野》中的首句。该诗共有四句,下面是每句的释义和译文: 1. 啄兔青骹直下飞,霜云惨惨楚枫披。 - “啄兔青骹”形容秋日的景色,霜雪覆盖了兔子的皮毛,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霜云惨惨”形容天空中飘散着的霜白色的云朵,给大地增添了几分寒意。 2. 秋林月迥闻樵斧,晚市风沈见酒旗。 - “秋林月迥”指秋天的树林在月光中显得格外幽静
有客稽山岸角巾,宝书盈笈日怡神。 云衔别岭支筇久,月上前峰隐几频。 窗上萝阴猿警旦,坞中茶候鸟啼春。 一经邹谚能传世,子舍于今两绶新。 诗句逐句释义: 1. 有客稽山岸角巾:“有客”指诗人自己,“稽山”是诗人的居处地名,“岸角巾”指的是装束,暗示了诗人的简朴和隐居生活。 2. 宝书盈笈日怡神:“宝书”可能指的是珍贵的书籍,“盈笈”形容书籍多到可以装满一个背包。“日怡神”则表达读书使人心情愉悦
北地当衢拂斗魁,竹林清暑似岩隈。 将坛绪业传金版,文苑新书集玉杯。 数箧龙拿藏宝刻,一泓蟾滴试烟煤。 好辞戴鹖飞千牍,东武原从禁卫来。 注释:北地当衢,指王舍人在北方的交通要道上。拂斗魁,形容山势高峻。竹林清暑似岩隈,形容竹子的凉爽让人感觉如同山中的岩石一样舒适。将坛,指王舍人的官位。绪业,指事业。传金版,指王舍人的事业被记载在金色的文献上。文苑,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新书,指王舍人的著作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注意要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颜诗摛锦有高文”“席上经年未聘珍”意思是说诗人的诗作像锦绣一样精美,但因为才高而久居人下没有得到举荐。“鹄板乍停公府诏”意思是说忽然接到朝廷征召,授予官职的通知。“貂裘还敝洛城尘”是说自己虽然官位低微,但是仍心系故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雪园授简谁为赋”意为是谁为雪园赋诗
【注释】 1. 行台西北接参墟,仗节重乘驷马车:行台是古代的一种官署名,这里指代崔谏议。参墟是地名,在今河南洛阳附近。仗节重乘驷马车,指的是崔谏议身负重责,地位尊崇。 2. 水是晋君沈璧后,地经唐叔赐圭馀:晋君,即晋国国君,晋惠公;沉璧,是指晋国国君在城濮之战中被楚国打败,将宝玉沉没到河中的行为。唐叔,即周武王的弟弟,他曾经得到文王赏赐的玉圭。 3. 蕃酋重足虔条教,部吏承风畏简书:蕃酋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亭下春芳接楚波” - 注释:亭子位于湖边,周围被春天的花朵覆盖。 - 赏析:这句描述了兰皋亭的美丽景色,春天的花朵与湖水相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次句:“金堤勃窣路相过” - 注释:金光闪闪的堤道蜿蜒而过。 - 赏析:这句表达了堤道的辉煌和美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句:“窗中霁景烟姿远” - 注释:从窗户望去,可以看到晴朗天气下的远处景色。
【诗句注释】 甘樱:樱桃,这里指柳先辈。离会:离别聚会。酒初醒:酒还未醒。东侯:指唐玄宗。拱璧迎:以拱璧之礼迎接。 江上桃歌:江上行船所唱的《桃源记》歌曲。乐录:记录,传唱。鹦鹉占宾荣:鹦鹉占得吉祥,比喻有宾客来。仙车:指仙人所乘坐的车。洛人:洛阳人。偏识:特别熟悉,知道。绣骑:绣着花纹的马。还邛客:回到邛崃(今四川西昌)的客人。尽倾:全部倾泻出来。后夜严陵台上望:晚上在严陵山上眺望。紫云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1. 槛底凝漪碧天长 - "槛"指的是栏杆。"凝漪"是指水面上形成的涟漪,这里用来形容水的静止和美丽。"碧天"是指清澈的蓝天。整句的意思是在栏杆下,水面上的涟漪与碧蓝的天空相接,显得非常宁静而美丽。 2. 角巾东路主人贤 - "角巾"是一种古代的头巾,通常由动物皮毛制成。"贤"在这里表示有德有才的人。整句的意思是,这个住在东路的人,头戴角巾,表现出他的智慧和才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