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卿
酬张录南老 生长西江帝子州,蟪蛄强欲语春秋。 溉根正喜逢张籍,拾芥宁堪拟夏侯。 冷淡工夫千兔秃,飘零踪迹一萍浮。 自量只合山林住,乌幕如何也见收。 注释: 1. 生长西江帝子州:在西江(今江西九江)这个地方出生和成长。帝子州,指南昌,古称豫章,又称洪都。 2. 蟪蛄(huì gū):一种昆虫,生活在树上。蟪蛄想要讲述春秋,却只能发出声音。 3. 溉(guī)根:种植水稻的田埂,这里比喻仕途生涯。
酬何学宾 1. 昔闻鼻祖在扬州,诗句清于玉露秋:这句话表达了对扬州(古地名,今指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或安徽省安庆市)的怀念。鼻祖,即祖先,这里特指扬州的历史文化传承。诗句清新如初秋的露水,形容诗歌清新脱俗,如同初秋的早晨,清新而又充满生机。"玉露秋"指的是秋天的清晨,露水晶莹剔透,如同玉石一般珍贵。这句诗通过描绘扬州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诗歌的特点,赞美了扬州的文化底蕴。 2. 奕世相承欣有后
酬张录南老 词源倾写峡江流,曾踏槐花月里游。 梅岭诗篇一瓯雪,芹宫书册四山秋。 明珠小借枯崖润,美玉那无善价酬。 再战定穿三级浪,丝鞭席帽拜新休。 【注释】酬:赠答、答谢。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原文: 词源倾写峡江流,曾踏槐花月里游。 梅岭诗篇一瓯雪,芹宫书册四山秋。 明珠小借枯崖润,美玉那无善价酬。
酬张直学 章水元通剑水流,朅来庠序得同游。 自从快踏梅花雪,一洗从前茆瘴秋。 官况我今忘独冷,鸣声君合起相酬。 龙光自有张华识,句不惊人未遽休。 注释: 1. 章水元通剑水流:意思是说章水的河水像剑一样流。 2. 朅来庠序得同游:意为突然来到学校里与同辈一起学习。 3. 自从快踏梅花雪:意为自从踏上了梅花的雪地。 4. 一洗从前茆瘴秋:意为彻底洗去了以前在茅草中生活的困苦。 5.
酬吴直学 愧无雄笔敌苏州,蜗蚓空鸣子夜秋。 问乐定从季子卜,寻盟自许长滕侯。 伫看腾踏飞黄去,小共徜徉大白浮。 会有鸡林识风雅,一诗端把百金收。 注释:惭无雄笔敌苏州,我愧无雄笔与苏州(即苏东坡)相匹敌;蜗牛蚯蚓空鸣子夜秋,蜗牛和蚯蚓的声音在夜晚的田野里响起;问乐定从季子卜,询问快乐的事就决定跟随季子;寻盟自许长滕侯,寻找结盟的人就自许为滕侯的后裔;伫看腾踏飞黄去
【注释】 上判府陈秘丞:上奏朝廷,请任命你为知府。陈秘丞,是作者的朋友的名字。 斗大山州枕上流,蓬山仙客此遨游:斗大山在今四川宜宾市,州名也。蓬莱山在四川彭水一带。此句说,斗大山在长江之滨,而蓬山则在长江之畔,这里就是陈秘丞的家乡。蓬山,即指陈秘丞的故乡。仙客,仙人。遨游,漫游。 读书竹屋公多暇,乐业江郊民有秋:读书竹屋,是陈秘丞年轻时读书的地方。乐业江郊,是指陈秘丞在江边从事农耕,与民同乐。
章贡三咏 崇山修竹小兰亭,人在云烟深处行。 环立千竿了清绝,中盘一径巧纡萦。 纷纷雁鹜庭堆案,扰扰蝇蜗市有声。 洞里道人忘底事,小桥西畔句初成。 1. 注释: - 崇山修竹:形容山高林密,景色秀丽。 - 小兰亭:即兰亭,古代著名的文人聚会地点,此处可能指一处风景优美的亭子。 - 云烟深处行:形容行走在云雾缭绕之中,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 千竿:形容竹子众多,排列整齐。 - 了清绝
酬曾学录王掌祠 夫君砥柱屹中流,也肯来为泮水游。 好句上摩周雅颂,褒词荣过鲁春秋。 高山忽奏音逾古,美玉深藏价未酬。 搜遍枯肠难论报,江淹聊欲拟阳修。 注释: 1. 夫君砥柱屹中流:比喻丈夫像砥柱一样屹立在中间,不动摇。 2. 也肯来为泮水游:表示愿意来到泮水(古代学校的名称,位于泮水之滨)游玩。 3. 好句上摩周雅颂:形容写得很好的句子就像《诗经》和《尚书》中的篇章那样美妙。 4.
酬陈太庾 【注释】后来令尹职承流,君亦牛刀岭阯游。和气满城桃醉雨,仁风四野麦先秋。陈玄谱在交逾固,毛颖功多赏未酬。抚字劳心古如此,不须为米便归休。 【译文】后来的令尹官职继承了前人的事业,你也像牛刀一样游刃于山林间。和煦的气息使城市里的桃花沉醉于细雨之中,仁德之风让四野的麦子迎来了秋天。陈玄谱的《交州记》记录了交州的深厚历史,而你毛颖的功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抚育百姓的心思自古如此
酬何学宾 商山黄绮信清流,自合相从鹤禁游。邺架烂观三万轴,庄椿行老八千秋。 高怀莫遣群儿觉,佳句那无半字酬。我亦诸侯老宾客,更将墨守问何休。 注释: 1. 商山黄绮信清流:商山四皓中的黄初公(黄绮)相信清流,不愿与俗人交往。他隐居在商山中,过着清静的生活。 2. 自合相从鹤禁游:自认为应该像黄初公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与仙鹤相伴,在宫禁之中自由地游玩。 3. 邺架烂观三万轴:邺架指邺城的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