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月趁潮头上,山随柁尾行。 这句诗描述了月亮随着潮水上涨而爬上天空,山随着船舵的尾部而行。 大江中夜满,双橹半空鸣。 这句诗描绘了江面上的夜色十分浓密,两只船桨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雁冷来无几,鸥清睡不成。 这句诗表示雁群已经很少,而且鸥鸟也没有完全进入梦乡。 平生师友地,此夕最关情。 这句诗表明这是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时刻
【注释】 玩:游戏,玩耍。卒:同“猝”,忽然的意思。卒未休:即猝未休。众芳皆旧识:指所有的花草都是旧时相识。微雨是新愁:微雨是春天的天气,但细雨却使人增添忧愁。相可自风流:彼此相好,自然有各自风流之处。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诗题中的“花”指杭城的名花。首联“粉翅来何许,春风卒未休”,以花为友,写出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颔联“众芳皆旧识,微雨是新愁”,以花比人
收白匾豆因得二首 古香无伴侣,一榻共云分。 涧水塘头过,樵歌枕上闻。 余生聊自适,此意与谁论。 落叶如相委,时敲月下门。 注释: 1. 古诗中常用“匾豆”指代一种植物——扁豆,这里指的是收了扁豆后得到的两首诗。 2. “一榻共云分”中的“云”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心情,也可能是指自然景致中的云雾。 3. "涧水塘头过"中的“涧水塘头”形容水流从山涧流到水面,再从水面流至塘头。 4.
诗句解释 1 陌上红尘歇,湖中翠霭生。 - 在乡间的小路上,尘世的喧嚣已经平息;湖面上,翠绿的雾气开始弥漫。 2. 定钟山寺迥,新月夜船清。 - 定钟山的寺庙在远处显得格外幽静,夜晚的月亮映照下,船上的水波清澈透明。 3. 蛙乱鸣方急,鸥闲睡不惊。 - 青蛙因为叫声而显得急促不安,而悠闲的鸥鸟则睡得十分安稳,不会被打扰。 4. 儿曹知我到,认得打门声。 - 孩子们知道是我回来了
【注释】 涨:上涨,泛滥。 裹乱山:环绕着纷乱的群山。 杨柳活:柳树复活,春天来了。 桔槔(jié gāo):汲水的工具,用两根木棍插在地上,中间横一根长杆,杆端有小孔,可以上下提拉。 老方淡:已经变得很淡了。 悭(qiān):吝啬。 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风吹动的动作。 撼柴关:摇动柴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五言绝句,以清新自然之笔触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生机盎然的田园图景
收白匾豆因得二首 齿发中年态,丘园素隐心。 因栽白匾豆,欲当紫团参。 筐筥收繁荚,窗扉失茂阴。 萧萧檐外竹,抱蔓替予吟。 注释:牙齿和头发都已经进入中年了,丘园里种着朴素的花草,内心却依然向往着隐居的生活。我因为种植了这种白匾豆,希望它能像紫色的团参一样,给我带来健康和长寿。我用筐子来收集这些繁茂的荚果,而窗户却因为失去了茂盛的树叶而变得阴暗。窗外的竹子萧瑟地摇曳,仿佛在代替我吟诵着诗句。 赏析
迎燕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燕子很快就回来了,在春天的第三个月,也就是三月,它们回到了平常的家。 因为燕子回来了,所以人们不再下旧帘遮挡,让它们进入自己的家。 燕子的翅膀上沾满了雨水,就像刚从微雨中飞过一样。它们的羽毛沾着泥土的气息,带着落下的花瓣。 燕子的巢已经建成,小燕子和它的父母一起长大
【注释】 徐敬伯:人名。谢文思:人名。中都:指京城,这里指洛阳,作者的家乡。柳舍:即“柳巷”,泛指妓院。村醪(láo):村酿的酒。易添诗债负:容易增加诗债。渔樵叟:渔翁和樵夫。却羡(xiè):反用成语,表示羡慕的意思。 【译文】 半山徐敬伯, 薄宦在中都. 柳巷偷闲到, 村醪就近酤. 易添诗债负, 难得醉工夫. 却羡渔樵叟, 虽贫一事无.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徐敬伯的交往
重访白右 长安唯白石,与我最相关。 每到难逢面,翻思懒下山。 欲归愁路远,小住待君还。 尽日看幽桂,无人似我闲。 译文: 在长安的白石,与我有着深深的关联。每当来到这里都很难见到你,让我不禁想起懒散地不想离开。想要回家却又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烦恼,只在此处小憩片刻等待你的归来。整天都在欣赏着桂花的美好,却没有人像我现在这样悠闲自在。 注释: 1. 长安唯白石,与我最相关
泽国茫茫水接天,孰云无法与人传。 见成风月难回避,尽在华亭一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