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民
简道安 相将除夜南风起,雁已声声向北飞。 骤暖定知为雪骨,瘦年终不似冬肥。 日来病可方开酒,节下春回稍减衣。 正好伴公湖上去,孤山观里看梅归。 注释: - 相将除夜南风起,雁已声声向北飞。 - 相将:相互陪伴;除夜:除夕之夜;南风起: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南方的天气转暖。 - 雁已声声向北飞:大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从北方飞往南方。 - 骤暖定知为雪骨,瘦年终不似冬肥。 - 骤暖
郊园避暑 有暑犹当避,无忧可得忘。 竹疏身共瘦,湖近意先凉。 静胜宁须弈,幽酣不待觞。 还同残梦乐,炙背负朝阳。 注释与赏析: 1. “有暑犹当避”:即使天气炎热,也应当寻找避暑之地。这反映了作者对夏日酷热的不适感及寻求凉爽的愿望。 2. “无忧可得忘”:没有烦恼是能够忘记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炎热时的无奈和心境,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3. “竹疏身共瘦”:稀疏的竹林中
暮年居柳下,终日闭柴门。 壁为题诗暗,池因洗砚浑。 闲知真富贵,醉到古乾坤。 回首长安道,无言只断魂。 译文: 在杨柳掩映下的暮年,终日紧闭着柴门。 墙壁上被题写的诗句显得昏暗,因为水已经将洗砚台的池子染得浑黑。 闲暇时知道真正的富贵,但醉酒后感到古时候的天地宽广无边。 回头望向通往长安的路,却只能默默流泪而无言。 注释: - 暮年居柳下:指诗人已步入迟暮之年,居住在柳树下。 -
【注解】: 1. 蓬居咏枇杷:蓬,蓬草,一种植物;枇杷,枇杷树。指诗人在简陋的居所中吟咏枇杷。 2. 早诵相如赋:相如,司马相如,古代著名文学家;赋,诗歌的一种体裁。指诗人早先读过司马相如的赋作。 3. 知渠旧姓卢:渠,他;姓卢,指卢氏家族的姓氏。指诗人知道卢氏家族的旧姓。 4. 花香冰里见:冰,冰块;见,看见。指在寒冷的冰块中能闻到枇杷花的香味。 5. 风味药中须:风味,味道;药,药物
【诗句释义】 1. 望帝知何苦,催归不自禁。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望帝"通常指的是蜀汉的刘备,这里的“知何苦”暗示着对刘备命运的惋惜和对其遭遇的感慨。"催归不自禁"则表达了对刘备的深切怀念,以至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想要回到过去。 2. 窜身依树密,啼血染花深。 这两句描绘了杜鹃鸟的形象,以及它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特征。“窜身依树密”形容杜鹃鸟在树上躲藏的紧密程度
注释: 1. 耿耿思田舍(耿耿): 思念故乡的心情。 2. 攸攸倚钓竿(攸攸): 依靠钓鱼竿。 3. 一犁歌短阕(一犁):指耕地的农事活动。 4. 十口饭长安(十口):一家人。 5. 老觉驱驰倦(老觉):年纪大了,感到疲倦。 6. 生知稼穑难(生知):天生就知道。耕和织是农民的基本技能。 7. 画图诗卷在(画图):指诗人画的田园风光图和诗。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
【注释】 参、现:指人变成龙或虎。种:指生下来。终、散:指死后。天上女:指仙女。和靖:林逋,北宋诗人,隐士,号和靖先生。卜邻:旧时以卜邻问邻舍为礼,后因以“卜邻”指投宿。 【赏析】 这首小诗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描绘了一位道士临终前的奇特现象,并借以抒发作者对生死、神仙的感想。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幽渺玄虚,想象奇诡,构思独特,颇有特色。 首联:“始参龙象种,终现马牛身。” 意思是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疏影横斜处,匆匆入夏看。 - 译文:稀疏的影子横斜交错的地方,我急忙进入夏天去观看。 - 注释:疏影,指稀疏的树影。横斜处,指影子斜插在地面上或物体上。匆匆,匆忙的样子。入夏看,指夏季来临时去观看或欣赏。 - 赏析:通过“匆匆”二字,传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夏日到来的期待和欣喜。 2. 绿阴遮得暗,青子结来酸。 - 译文:浓密的树荫遮住了光线
【注释】 “小圃新穿”:指在小园里新开的一口井。“一丈空”:意谓井深只有一丈,却无水可汲。“山腰泉脉透”:指泉水从山腰涌出,通过井口。“树阴”:树叶遮蔽阳光,形成阴影,此处指树荫遮着井口。“浇药先资用”:指井水是给药草、花草等浇水之用。“煎茶已见功”:指井水用来煎茶,可以尝到功效。“甘凉羞自荐”,意为井水甘甜清凉,自己感到羞耻,不敢自荐其美。“汲许四邻同”:指邻居也愿意来取水。 【赏析】
【注释】 闻鸠:听到黄鹂叫声。 蛰动犹寒在,鸠鸣恰睡馀——春天到了,蛰伏的动物开始活动,而黄莺的叫声也刚刚停止,它仿佛刚从梦中醒来。 素传鹰羽化,多占鹊巢居——传说黄鹂是白色的,它的羽毛像雪一样白。黄鹂喜欢占据鹊筑巢的地方,因为鹊巢太小,不够黄鹂居住。 报我晴何用,怜渠拙自如——黄鹂报春,但为什么还要报春呢?因为它太笨拙了,不能自由自在地飞舞;即使有春天的消息,它也无能为力。 年年偏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