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公升
【注释】 所闻:指诗题“所闻”即《闻雁》。 南来雁:大雁每年春、秋两季飞往南方,故称雁为南来雁。 战马闲:指战争结束后,战马不再被使用而闲置下来。 古闻侵柳塞:古代有战事时,常常在柳树丛生的边塞地区。 今见入梅关:如今看到有人进入了梅花关(即梅岭关)。 岭南潮:指广东的珠江口一带。 西江士不还:指广西的漓江一带。 燕山:指北京附近地区。 【赏析】 此诗是诗人闻雁而感怀之作。前四句写雁,后四句写人
【注释】 1. 楚稻中秋熟:楚国的稻米在中秋时节成熟。 2. 珠玑碗面浮:用珍珠和玉石装饰的碗,表面光滑如面。 3. 已谙藜藿味:已经熟悉了藜、藿(野菜)的味道。 4. 敢作稻粱谋:不敢贪图享受稻米和高粱。 5. 农业年年减:每年农业产量都有所减少。 6. 官征日日稠:官府的税收一天比一天多。 7. 凭谁寄焦饭:谁能把焦米饭寄给我。 8. 少慰倚门忧:稍微安慰一下我倚门而望的忧虑。 【赏析】
【注释】 1. 介翁:即介子推。2. 声满:名声大,传遍。3. 功成:功名成就。4. 骑鹤侣:指仙人骑鹤而去。5. 擘鳞仙:指仙人乘船归去。6. 马首吟:马头边吟诵。7. 鸳屏别梦牵:鸳鸯屏风前别离的梦境牵动。8. 计日话灯前:约定时间在灯前相见。 【赏析】 《送别》,是诗人离别时所唱的曲调。这首诗描写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诗中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等方式,展现了一幅离别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负却征尘债,飘零迄未休。”意思是:背负着征尘之责,飘零不止。 “孤蓬江贮梦,深巷雨添愁。”“孤蓬”是指孤独漂泊的蓬草,借以比喻自己;“江贮梦”指江水如梦境般虚幻,诗人在梦中也感到了江水的虚幻,所以觉得江水像梦中一样虚幻;“深巷雨添愁”指的是在雨中漫步,增加了诗人的忧愁; “山色分浓淡,禽声互去留。”“山色分浓淡”,意思是山水色彩深浅不一;
【注释】 远树:指远处的树木。岚烟合:山间云雾缭绕,烟雾弥漫的景象。孤村:荒凉的村落。横:倒映于江水之中。江:指赣江。从前日浊:指昔日的河水污浊不清。去年青:指去年的山色苍翠,生机勃勃。暝色:天色渐暗时的景象。分去:乌鸦飞散而去。羁愁:羁旅愁思。蛩(qióng):蟋蟀,此处借以代指诗人自己。成:说尽。乾坤:天地,指广阔的世界。久萧瑟:形容时间久远,环境萧条冷落。消息:指音信消息。鸿声
牢落 【注释】牢落:孤独寂寞。岁晚:一年将尽。 天寒:天气寒冷。游子:远行在外的人。悲:悲伤。 相如、张仪: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与张仪。 梦短:梦境短暂不真实。鸡声急:鸡叫声音急促。心飞雁足迟:心里想着远方的亲人,但行动却迟迟不能到达目的地。雁足:雁鸟迁徙时留下的脚印。 乱愁:纷繁复杂的忧愁。零雨:零星的细雨。更:更加。 赏析: 此诗以“牢落”为题,表达了作者在年岁将尽之时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吟仙霄汉间,清夜瑶琴秋。 馀音遇风至,不可言语求。 黄尘隔辰晤,回首生暮愁。 櫜弓定何日,春驭已莫留。 柳营岂云远,邈若青海头。 何当踏月来,羽衣啸黄楼
笳鸣雨声歇,据鞍迎晓风。 桃花逞颜色,窈窕一川红。 经年用越地,杀气浮太空。 颇宜化工手,不到荆棘丛。 莺声忽起予,梦落柳影中。 缅怀习池赏,不减燕然功。 横槊岂无人,赋诗定谁工
一闲五千日,功德高于山。 如何天不借,驱向金革间。 妖血醒人饥,马足愁险艰。 今宵觞咏处,已带风雪颜。 皇穹未厌乱,肯放两脚闲。 东海邈山河,庐峰定天关。 即往不可留,我去何当还。 后夜梦君时,哀笳鬓成班
狂风扇八区,一发不可息。 遂令地行人,颠倒忘南北。 道人留醒眼,谓得大慧力。 出门楚天高,万里寄两屐。 袈裟且不著,况作轩冕剧。 穷秋华峰哭,夜月牛渚笛。 是中岂狂者,狂者自莫识。 他年真醒时,为汝说皇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