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南来雁,何时战马闲。
古闻侵柳塞,今见入梅关。
南海潮方怒,西江士不还。
凄凉广州妇,万里没燕山。

【注释】

所闻:指诗题“所闻”即《闻雁》。

南来雁:大雁每年春、秋两季飞往南方,故称雁为南来雁。

战马闲:指战争结束后,战马不再被使用而闲置下来。

古闻侵柳塞:古代有战事时,常常在柳树丛生的边塞地区。

今见入梅关:如今看到有人进入了梅花关(即梅岭关)。

岭南潮:指广东的珠江口一带。

西江士不还:指广西的漓江一带。

燕山:指北京附近地区。

【赏析】

此诗是诗人闻雁而感怀之作。前四句写雁,后四句写人。全诗意境高旷苍凉,寄寓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开头两句:“试问南来雁,何时战马闲。”这是说,听说南来的大雁正在向南飞去,什么时候才轮到打仗用的战马休息呢?这二句是借大雁以自比,暗喻自己的处境与心情。

第三句:“古闻侵柳塞,今见入梅关。”这句的意思是说,从古至今,这里都有战事的发生,现在又见到有人进入了梅花关。这两句是说自己所处的地方,自古就有战事,现在也还是这样。

第四句:“南海潮方怒,西江士不还。”南海是指广东一带,西江是指广西一带。这二句意思是说,南海一带的潮水正发威,而西江的兵将却不肯回归家乡。这两句是在感叹兵将们不能回家,同时也暗讽了朝廷征召百姓出征,造成家国之痛。

最后两句:“凄凉广州妇,万里没燕山。”这二句是说,凄凉的是那些远离家乡、被迫远嫁的广州妇女,她们万里之外,不知能否返回故乡。这二句是抒发了诗人对人民遭受战乱之苦的同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但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注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