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扇八区,一发不可息。
遂令地行人,颠倒忘南北。
道人留醒眼,谓得大慧力。
出门楚天高,万里寄两屐。
袈裟且不著,况作轩冕剧。
穷秋华峰哭,夜月牛渚笛。
是中岂狂者,狂者自莫识。
他年真醒时,为汝说皇极。
【注释】
李古城: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狂醒道人:即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道教天台宗南宗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八区:指四方。一发不可息:形容风力很大。地行人:指南北方向的人。颠倒忘南北:形容醉得很厉害。醒眼:指清醒的眼力。大慧力:指高深的道法。楚天高:指楚国的天空很高。寄两屐:形容走路时穿着两只鞋。袈裟:指袈裟衣。“况”同“堪”,“作轩冕剧”:意为穿上官服,参与朝政。皇极:《周易》中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万物皆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相摩相荡,而形成天地万物。
【赏析】
这首诗是李翰林对司马承祯的颂诗之一。全诗以“狂醒”二字作为贯串之线,通过描写司马承祯在酒席上的形象来表现其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道骨仙风。
“狂风扇八区”,此句用典,意指狂风暴雨。“一发不可息”,意指风雨交加,无法停歇。“遂令地行人,颠倒忘南北”,意思是说,由于狂风暴雨,使得地面的人们都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南北。“一发不可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狂风暴雨的气势,同时也暗示了司马承祯道法的高深莫测。
“道人留醒眼,谓得大慧力”两句,则是对司马承祯的赞美。他不仅有着超凡脱俗的道骨仙风,还具有高深的道法。“出门楚天高,万里寄两屐”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司马承祯的风采。他穿着官服,行走在楚国的天空之下,仿佛身处万里之外。这种形象既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也展现了他的豪迈气概。同时,这也为下文的“袈裟且不著,况作轩冕剧”埋下了伏笔。
“袈裟且不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司马承祯并不需要穿着袈裟,因为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况作轩冕剧”,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穿上官服,他也不屑于参与朝政。“穷秋华峰哭,夜月牛渚笛”两句,则是对司马承祯的进一步描绘。在这秋天的夜晚,他独自登上华山峰顶,吹起了悠长的笛声。这种景象既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是中岂狂者,狂者自莫识”一句,则再次强调了司马承祯的超凡脱俗。他并非那种轻浮狂妄之人,而是真正懂得大道至简的人。“他年真醒时,为汝说皇极”两句,则表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司马承祯能够在将来真正觉醒的时候,向世人传达真正的大道至简的理念。
整首诗歌通过对司马承祯的形象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道骨仙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