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家如寄,生离恨终天。
称家毕婚姻,岂必齐宋贤。
白首未可期,乐此桃李年。
畸人感雉飞,七载操断弦。
三年扬州梦,化作空中烟。
大义古有制,私情岂云牵。
命也我所安,抚事增怅然。

【注释】

道逢:在路上遇见。新婚:结婚,成家。时危: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家如寄:像寄居在别人家里一样。生离:指被迫分离的夫妻。恨终天:恨永远无法消除。称家: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办事。齐、宋:齐国和宋国。贤:贤人。白首:指年老,这里指老年。乐此桃李年:乐于享受桃李花盛开的春天。畸人:指不合群的人。感雉飞:感慨野鸡高飞。七载:七年。操断弦:指操琴。操,弹拨乐器的动作。三年扬州梦:指在扬州做客的三年生活。化作空中烟:指化为云烟,消失无踪。大义:指国家的大道理或正义。古有制:古代有规定。私情:私人感情。岂云:难道说。命也:天命或命运。我所安:我的命运是安定的。抚事:处理事务。增怅然:增加怅惘之情。

【赏析】

《送郑侍御》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意蕴丰富,结构完整,语言简练明快,风格刚健豪迈,具有盛唐诗歌的典型特色。

“道逢新婚者”一句,写诗人与新郎相遇的情形。新婚,表示夫妻团聚,这是人们向往的幸福生活,而“时危家如寄”一句却写出新人夫妇面临家国变乱,不能安居乐业的不幸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称家毕婚姻”两句,写新婚后夫妻的生活。作者用“毕婚姻”来概括新婚生活,意谓夫妻二人能按自己的意思安排生活,不受束缚,这是多么美满幸福的事情。但下文突然转到“岂必齐宋贤”,意思是说,如果只是比齐、宋两国贤人更贤,那又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呢?这就从另一侧面表现了作者对新人夫妇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白首未可期”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句,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以“白首”、“乐”等字眼,表达了自己对新人夫妇的深情厚意。“白首”一词,既表明了自己的年龄已高;又暗示着诗人对新人夫妇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们能长久地共度人生的美好时光。“乐”字则表达了诗人对新人夫妇所处境遇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畸人感雉飞”,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这里所说的“畸人”,是指不合群的人,也就是诗人自己。诗人用“感雉飞”这一意象,比喻自己的处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七载操断弦”两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七载”指的是诗人在扬州做客七年的时光;“操断弦”则是指诗人在这段时间里一直过着寂寞无聊的生活。这里的“断弦”,既指琴上断了弦的琴(喻指生活的艰辛),也指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

“三年扬州梦”,是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诗人一直在思念家乡和朋友。这里的“扬州梦”既指诗人在扬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指诗人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化作空中烟”,是全诗的收尾之笔,意思是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诗人的生命就像一阵轻烟飘散在空中,不复存在。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新人夫妇的生活、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及自己的人生观等方面,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自信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盛唐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