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好鸟,来集鸿鹄行。
鸣声日已都,六翮岁以长。
虽云气类集,习久迹已忘。
所期逍遥游,一息视八荒。
三年稻粱少,去与鹰鹯翔。
好音变饥啸,鸷声嗔馋肠。
重来见鸿鹄,反噬气益张。
鸿鹄不汝尤,矰缴防汝伤。
南山有好鸟,来集鸿鹄行。
鸣声日已都,六翮岁以长。
虽云气类集,习久迹已忘。
所期逍遥游,一息视八荒。
三年稻梁少,去与鹰鹯翔。
好音变饥啸,鸷声嗔馋肠。
重来见鸿鹄,反噬气益张。
鸿鹄不汝尤,矰缴防汝伤。
注释:
赠给游仁翁。
在南山上,有只好鸟,飞来和鸿鹄一起飞行。
它的歌声,每天都是那么悦耳动听。
这只鸟的翅膀,一年比一年长得快。
虽然它和天上的气一样,但它已经习惯了,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我期望你能像这鸿鹄一样,能够逍遥自在地飞翔在天地之间。
你只需一息的时间,就能看到广阔的八荒大地。
你三年吃的粮食,还比不上一只小鸡、一只小猪。
现在你要离去了,去和那些猛禽一起翱翔。
你优美的歌声,变成了饥饿的嚎叫。
你的凶恶的声音,让人心里充满了愤怒。
当你再次回来时,我发现你已经变得凶猛无比。
但是我不会责怪你,我只是担心你会伤害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游仁翁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南山有好鸟,来集鸿鹄行。” 是全诗的起笔,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画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了南山,找到了一群大雁。它欢快地唱着歌,和大雁们一起飞翔。这里用“好鸟”来形容小鸟的美丽,用“鸿鹄”来形容大雁的威武,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颔联“鸣声日已都,六翮岁以长。” 进一步描绘了小鸟的成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叫声变得更加优美动听,翅膀也变得更长更强健。这里用“鸣声日已都”形容小鸟的叫声越来越动听,用“六翮岁以长”形容小鸟的翅膀一年比一年更长。
颈联“所期逍遥游,一息视八荒。” 表达了诗人对游仁翁的期望和祝福。他期望游仁翁能够像那只小鸟一样,能够逍遥自在地飞翔在天地之间,享受自由的快乐。同时,他也希望游仁翁能够像小鸟一样,能够在短暂的一息时间里,看到广阔的世界。
尾联“三年稻粱少,去与鹰鹯翔。” 则描绘了游仁翁离开的情景。由于生活贫困,他只能吃一些粗粮,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吃好的饭菜。现在你就要离去了,去和那些猛禽一起翱翔了。这里用“鹰鹯”来形容猛禽们的威猛,表达了诗人对游仁翁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游仁翁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只有像小鸟一样,才能在短暂的一生里,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