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馀十八载,乃忽见此诗。
乾坤发危涕,未论言语奇。
古音乃泗磬,丽色藻鲛丝。
想见堵墙人,倾倒落笔时。
奈何清平调,变入寒笳吹。
苍茫同谷意,天遣放厥词。
墓槚忽可材,所患访何迟。
空馀两家子,把卷惊合离。
九原不可起,可起更可悲。
祝君藏名山,小作千岁期。

【注释】

①兵馀:指在兵乱之后,家道中落。十八载:指十八年。②乃忽见此诗:忽然见到这首诗。③乾坤:天地。发危涕:流下悲伤的眼泪。④未论:不说。言语奇:用词奇妙。泗磬:古代乐器,以玉制成,形如磬。⑤丽色:美丽的颜色。藻鲛丝:用鲛绡织成的细绢。⑥堵墙人:诗人的邻居。⑦倾倒:倾倒笔墨。⑧奈何:为何。清平调:唐明皇所制曲名。寒笳:冷笛。吹:奏。⑨天遣放厥词:上天要放这些词。厥:他的。⑩墓槚:坟墓旁的柏树。材:成材。⑩访何迟:何时能到。?小作千岁期:只希望有千年之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题画诗。原诗为《题韦偃双松图》一诗中的第二首。

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兵馀十八载”以下六句,写韦偃的绘画才情与高超技艺,以及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愉悦。

“古音乃泗磬”,以古琴声比喻韦偃画中的磬,说明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丽色藻鲛丝”,用“丽色”形容韦偃的画工笔细腻柔美,如同用鲛绡织成的细绢一样。两句都是从视觉形象方面对画作加以赞美。

“想见堵墙人,倾倒落笔时”,通过想象韦偃落笔时的情景,表现了他对韦偃的崇敬之情。“堵墙人”即韦偃,“倾”字表现出作者对他作品的喜爱程度。

接下来六句,抒发感慨之情。“奈何清平调,变入寒笳吹”,“清平调”是唐玄宗李隆基所制的曲子,这里用来代指韦偃的画,“笳”是一种乐器,此处泛指乐器发出的声响。“变入”,指乐曲变为了乐器的声音。这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对韦偃画作的变迁而感到惋惜之情。

“苍茫同谷意,天遣放厥词”,苍茫指的是茫茫无际,“同谷意”即同一山谷里的意境,“天遣”指上天安排、派遣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韦偃的画作所表现的意境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正是上天的旨意所在。这是在感叹韦偃画作的艺术境界之高远、意境之深远。

接下来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韦偃画作流传久远的美好祝愿:“墓槚忽可材,所患访何迟。”“墓槚”是墓地旁的树木,这里代指韦偃的画作。“忽可材”意思是说,墓地旁的树木突然长成了材木。“所患访何迟”意思是说,我担心的是不知道何时能够欣赏到这样的佳作。这两句是在祝愿韦偃的画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并且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空馀两家子,把卷惊合离。”“两家子”指自己和妻子,“把卷”是指拿着画卷,“惊合离”意为因为看到这幅画而感到惊喜或者惊讶,进而联想到与妻子分离的痛苦之情。这两句是在感叹自己的妻子因为观赏韦偃的画作而感到欣喜若狂,而自己却因妻子的喜悦而感到痛苦万分。

整首诗通过对韦偃画作的赞美与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之美的珍视之情以及对亲人之间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