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昙
注释:我在巢由稷卨中,两眉未暇笑我。断云冻雨严家濑,寂寞何人理钓筒。 译文:我身处巢父和许由之间,两眉间还未有时间来嘲笑我这个小子。严家濑上,乌云密布,寒风刺骨,只有你一个人在孤独地垂钓,这是多么寂寞啊。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感慨。首句点明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二句以巢父、许由自比,表达了对巢父、许由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
未暇云山圣处行,兹游已复慰平生。 故林猿狖吾知识,木落霜枯也不争。 注释与赏析: 1. 未暇云山圣处行:表示忙于其他事务而未能前往。 2. 兹游已复慰平生:指此次旅行已经让人感到安慰和满足。 3. 故林猿狖吾知识:在老树中遇到猿类和小猴,是作者所熟悉的。 4. 木落霜枯也不争:即使是木叶凋零、霜雪覆盖,也毫不在意。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注释: 弹指声中见弥勒,鼓琴安用识昭文。 弹指:弹指之间的意思。弥勒:弥勒佛。 鼓琴安用识昭文:弹奏琴,又有什么用处去认识昭文呢?昭文:即唐玄宗,唐玄宗在位期间(712年-756年)曾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敕令天下各州府建立“开元寺”,寺内大堂供奉弥勒佛像。这里指唐代的弥勒佛像。 青山步障五百里,犹有赠行南北云。 青山步障五百里:青山上设置的长长屏障,有五百里。 犹有赠行南北云
奉 川道中四绝其一: 夜宿樟林海边寺,海风吹梦五更寒。 译文: 在樟林海边的寺庙中过夜,海风阵阵吹来,让人在梦中感受到寒意。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边的夜晚经历,海风带来寒冷,使人有身处异乡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海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在外漂泊的孤独感。海风的寒冷象征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助。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直接而深刻
【注释】: 奉 川道中四绝 其四:在四川一带的山中道路上,有四首诗。 摘星: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黄汉:指银河。 勒(lēi)回:使……停下。俗驾:庸俗的车马。 奈渠何:奈何他不得,即无可奈何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奉上时写的。“奉上”是指杜甫到奉上后所作诗篇的集子。“川道”是指四川的山区道路。“四绝”指《奉送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二章》。“其四”是第四首
终日看山唤不回,却如山骨瘦归来。 白头未老青鞋底,无限江南翠作堆。 注释与赏析: - 终日看山:“终日”指的是整日,强调时间的长短,而“看山”则表明了诗人对山的专注和喜爱。这里的“唤不回”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留恋,即使努力呼唤,山也不会回应。 - 却如山骨瘦归来:“却如”表示比较,暗示尽管如此,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着某种坚韧或执着
注释:荷花和藕就像房子和船,听说那江山就像画中的辋川。里面有个名叫云月的人,他激动地邀请我前来。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荷花、藕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荷花、藕比作房子、船,把江山比作画中的辋川,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还通过“闻道”一词,表达了对江山美景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诗人以“中有”开头,暗示云月就是诗人的朋友
【注释】 “奉川道中”:指在奉节(今重庆奉节县)的山间道路中。“川”,指长江,因江流曲折,故称“川”或“江”。 “千峰万峰云意动”,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好像有千千万万座山峰都在活动着,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喧”,喧哗、喧闹。 “十里五里溪声喧。” 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十分响亮,好像有十里或者五里的路程那么长。 “昏沉黑甜里”,形容人处于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仿佛进入了梦境
【注释】 ①三绝:指诗、书、画三者。 ②吴知府:即吴仲登,北宋人,官至知杭州,为人好佛,有《龙舒道中》等诗。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四二·方舆胜览》。此为作者在杭州时所写,故称“吴知府”。 ③湖山:这里泛指南宋的山水。 ④长斋:佛教语,谓过清净生活。古佛:指佛寺中的佛像或僧人。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首联“一夜溪西唤客船,黎明十里走平川”,是说,夜深了,忽然被溪水的声音唤醒
诗句:杜陵亦有天尺五,云母不似玻璃深 译文:杜陵(古代地名)也有如同天空般宽广的五丈,然而它却不如云母那般深邃。西家钟声虽然响亮,但它不能打扰我的宁静读书生活。 注释:1. 杜陵:指杜陵县,位于今陕西省西安东南,是古代长安的一个地区。2. 天尺五:形容空间或事物的广阔无边,犹如天空一般。3. 云母:一种矿物质,质地细腻,色泽如云,常用于制作装饰品或工艺品。4. 玻璃深:形容透明度高和光泽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