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昙
诗句:新诗老去合名家,犹喜春风在鬓华。 译文: 新作的老诗也值得称道,依然喜欢春天的微风拂过我的头发。 注释: ①“新诗”指诗人自己创作的诗歌。②“老去”指诗歌经过岁月洗礼后的价值。③“名”指名声、价值。④“犹喜春风”中的“春风”比喻美好的事物,这里特指春天的气息。⑤“在鬓华”中的“华”指头发,表示诗人喜爱春天的气息,并希望这种气息能够长留。⑥“恨彻”表示遗憾之情。⑦“斯文”代指文化或文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整首诗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意思及其表达的感情。 “老觉溪深杓柄长”,是说老觉溪水太深,连舀水的瓢柄都伸进水里去了。“杓”即勺子,“柄长”指勺子柄很长,这里借以比喻人年岁大了,体衰力倦。 “举头三咽目无光”,是说抬起头来,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东西了,形容年纪大的人眼花看物不清,或者因伤心而神志不清。
《泊通明堰》是一首宋代诗人释宝昙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 - 译文: 一夜之间江风很不平,路旁的草木也发出声音。 - 赏析: 首句“一夜江风故不平”,直接描写了夜晚江上的风势之猛,以及由此引起的江面不平。这里的“不平”不仅指的是江水波动,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第二句“道边草木亦成声”,则进一步扩展了前一句的情感,草木在夜风中摇曳生姿
黄待制病中以诗寄之 释宝昙诗词解读与赏析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寻。 自是万金医国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茂陵多病书成帙,季子来归雪满簪。 试与共观天下士,弥缝一世果何心。 2. 诗意与译文注释 (1)故山余地:指家乡的山丘和地面,也喻指个人的生活环境或背景。 (2)掖垣梧:古代皇宫内院,这里比喻官场或权位之地。 (3)万金医国
【注释】 病眼:眼睛有病。作:诗。 短檐:矮小的屋檐。 碧:绿色。 半生:一生。空花面:指佛经中的“空花”之说。 咫尺:很近的距离。 金篦刮膜:用金篦刮除头发上的垢污。未全疏:没有完全清除。 老去元非病:年纪已老,但并非生病了。 赢得:取得,获得。 工夫:功夫,时间。 物初:万物之初,事物的开始。 【赏析】 此为作者晚年所作,抒发了年迈多病之苦。开头二句说:“短短秋檐合近书”,秋日里
和陈进道教授后堂濒水小阁扁曰浮家注释:和,应和;陈进道,人名;后堂,指陈进道教授的居室,也泛指书房;小阁,即小房。扁,用字写意,题在墙上;曰,说;浮家,浮生之家,比喻寓所。 译文:我与陈进道教授的书斋紧邻着河水,他的书斋被题上小匾为“浮家”。 市声中断属河清,鸥鹭无情亦有情。 注释:市声,指市场上的嘈杂声音;河清,指河水清澈见底之时。 译文:喧闹的市井已经停息,而河中的鸥鸟却依然自由自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潮生西浦未全平,顷刻潮回岸有声。 落日人从官渡去,西风谁识此时情。 不如吴越中流尽,赢得江山老眼明。 试问古今沙上路,几回相送复相迎。 注释: ①潮生西浦(西浦,指钱塘江边的一个地名)未全平,意味着潮水尚未完全退去。顷刻潮回岸有声:潮水退去,岸边的响声也随之而来。 ②落日(太阳落山时)人从官渡去,指的是人们从官道(或官渡)离去。西风谁识此时情:西风吹过
诗句解读: 1. 简史子由主簿:这是诗人自指,简史是他的字,而子由是他的弟弟。主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文书、记录等事务。 2. 君归意定气逾平:表示对弟弟的祝福,希望他能够找到归宿,心情平静。 3. 莫学秋虫泣露声:比喻不要像秋天的虫那样,在寒冷的露水中哀鸣,暗示要坚强。 4. 少日斲凋须妙指:年轻时要学会把握时机和技巧。 5. 莫年深稳见真情:年岁增长后,更能感受到真实的情感。 6.
和雪林访二山 平生阅世剑一吷,老去卜邻吾二人。 亦评白云来著宿,未妨青袜去寻春。 泉鸣石濑听逾好,雨浥岩花笑转新。 更欲买田招鹤住,问渠谁是自由身。 注释: - 平生阅世:一生中的经历与见识(剑一吷指用剑的本领)。 - 老去卜邻:选择一处适合晚年居住的地方(卜邻即寻找邻居)。 - 亦评:也认为(对白云的到来表示欢迎)。 - 青袜:穿着青色鞋子(青袜指穿青色鞋子)。 - 泉鸣石濑
【注释】 曹娥江:位于浙江绍兴,是钱塘江的一段。 沧海:大海,指钱塘江水。 春秋:这里泛指祭祀活动。 神:这里指江神。 西风白云客:比喻飘荡无定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过曹娥江”为题,通过描绘曹娥江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钱塘雪浪与天平”,描绘了曹娥江在冬天的景象,雪浪翻滚,与天空相接,给人以壮阔的感觉。第二句“小入曹娥亦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