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冲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 1. 注释: - 欲去不去:想要离去却无法离开。 - 被去碍: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离去。 - 欲住不住:想要停留却无法停留。 - 被住碍:同样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停留。 - 元不碍:原本并不妨碍。 - 十洲三岛:神话中的仙境岛屿。 - 乾坤:天地之间,宇宙之中。 - 四海五湖:指的是广阔的水域。 - 龙世界:充满龙的世界。 2. 译文: - 欲去不去被去碍
注释:在这片空地上,有一把三寸长的锋利宝剑,它能够斩断周围的风霜定下秩序。 若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一定会挥舞着剑,敲击、磕碰,让一切事物都焕发出光彩。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英勇豪迈气概的诗作。诗人以“闲地三寸刃锋铓”为引子,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这里的“闲地”指的是一片空旷的土地,而“刃锋”则是指那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诗人用“三寸”来形容这把宝剑的尺寸,既突出了其小巧的特点,又表明其锋利无比。接着
【译文】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好恶不到处,总不在这里。 不是俊流,徒劳侧耳。 【注释】 好事:好事情;恶事:坏事情;俊流:有才德的人;侧耳:倾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偈颂是佛教的一种诗歌形式。此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看法。 第一句“好事不出门”,意思是说,好事虽然美好,但是往往不会被人所知,就像好的事情不出门一样,只有自己知道。第二句“恶事行千里”,意思是说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十五 群阴剥尽,一阳来复。 万汇咸亨承化育,拄杖机轮转辘辘。 转天关,回地轴。 百亿分身遍刹尘,应时纳祐从人欲。 注释: 1. 群阴剥尽 - 指万物被阴霾遮蔽,逐渐消失殆尽。 2. 一阳来复 - 表示新的阳光开始出现,万物开始复苏。 3. 万汇咸亨 - 所有的生物都繁荣昌盛。 4. 承化育 - 接受教化和培育。 5. 拄杖机轮转辘辘 - 形容万物都在运转,如同机械般有序。 6
【注释】 偈颂:佛教禅宗的唱词。 秘魔擎杈:即“摩诃般若波罗蜜”,指大乘佛学的最高深的教义,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 赵州:指赵县(今河北赵县)禅寺,唐代著名禅师从谂(807-841)的道场。 禾山:指浙江天台山,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 归宗:归宗派创始人黄龙慧南(869-953),号归宗,江西宜丰人。 斩蛇
【注解】: 偈颂:梵语“偈”是诗歌的意思,“颂”是赞歌之意。此诗是一首偈颂。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十: 深固幽远无人到, 如能到者脚头底。 长安道上无尘埃。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这扇门深固幽远,没有人能走到那里。如果有人能走到那里,那么他的脚下、头上就是长安大道,没有一点尘土。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咏叹门的诗。门之所以深固幽远,是因为没有人能走到那里;如果有谁能走到那里,那么他的脚下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 "圆觉伽蓝"指的是佛陀所居住的菩提树下的佛寺,也就是禅宗所推崇的禅院。"圆觉"一词,表示的是觉悟、明了,也意味着圆满、完整。这里的"伽蓝"可以理解为修行者修行的地方,也就是禅宗所说的"禅院"。 "尘尘有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禅宗看来,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因此,修行之路也是千差万别的
龙床一绕定纲宗,四海从兹信息通。 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是疆封。 注释:在龙床上盘旋一圈后就能确定治理国家的关键,天下因此信息畅通无阻。只见皇道如同一片广阔的天空,却不知边界在哪里。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皇帝的威仪和统治能力,以及其对国家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权过于集中、导致社会不公的担忧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十三 正法眼,破沙盆。 贵时倾国不换,贱时不直分文。 不作贵,不作贱。 分付石溪老子,共结佛祖深冤。 注释: 正法眼 - 指佛法的真谛或智慧。 破沙盆 - 比喻佛法的普适性和不可破坏性,就像沙子被打破后仍能复原。 贵时倾国不换 - 形容在尊贵时期,即使国家倾覆也无所谓。 贱时不直分文 - 形容在贫贱时期,即使一文钱也不值。 不作贵,不作贱 - 不做富贵之人,也不做贫困之人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十 第一句,直接说。 第二句,周遍。 第三句,辽天射飞鹗,平地摝鱼虾。 第四句,可笑秘魔岩不会,见人一味只擎叉。 注释: 1. “一径直”:直截了当。 2. “二周遮”:四周包围。 3. “辽”:广阔的意思。 4. “射”:射中的意思。 5. “鹗”:一种鸟名,这里指鹰。 6. “摝(zhuó)”:用网捕捉的意思。 7. “堪笑”:值得嘲笑的意思。 8. “秘魔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