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斯植
注释: 久雨初晴睡正长,春蛙鸣遍旧池塘。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久雨之后终于迎来晴天,心情舒畅地躺在床上睡觉的情景,同时通过描绘春蛙鸣叫、旧池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氛围。 小亭寂寞斜阳里,一阵东风过木香。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斜阳下的一个小亭子里独自欣赏风景,感受着东风拂面带来的清凉和舒适。这里,“小亭”和“东风”都是诗人观察和感受的对象,而“木香”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赏析:
堤上的杨柳枝条垂拂着画船,杏花零落凋零在断桥边。 东风带着山间烟雾和雨气,更向西面的亭子倾听杜鹃。 注释: - 堤上:指的是江边或湖边的堤坝上。 - 杨柳垂丝拂画船:杨柳的枝条垂下来,轻轻拂过画船。 - 杏花零落断桥边:杏花凋谢零落,落在断桥的旁边。 - 半山烟雨东风恶:山间被烟雾笼罩,东风带着雨气。 - 更向西亭听杜鹃:更向西边的亭子里去听杜鹃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
注释:林间,指竹林。猿、鹤,这里比喻隐士。忘机,忘记世俗纷争。不计年,不考虑岁月长短。芭蕉,竹子的别名。晴绿半平檐,形容雨过后的晴天景色。青山,比喻隐者的精神世界。似与身相入,好像和身体融为一体一样。 译文:在竹林里,猿鸟和仙鹤忘记了世俗的机心和名利,它们不知道岁月的流逝。阳光照耀下,芭蕉叶子呈现出半平的绿色,就像绿色的帘子覆盖在屋檐上。青山仿佛和我的身心融为一体,整日没有人打扰
山家 一溪流水绕烟霞,路入青松第几家。 胡蝶傍人飞不去,隔墙开尽碧桃花。 注释: 1. 一溪流水绕烟霞:形容溪水环绕着山间的烟雾和彩霞,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 2. 路入青松第几家:形容山路蜿蜒曲折,进入山林深处,不知是第几户人家。 3. 胡蝶傍人飞不去:形容蝴蝶飞舞在人的身边,仿佛与人形影不离,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4. 隔墙开尽碧桃花:形容桃花盛开,花瓣落满了墙壁
【注释】 鸣鸠:鸟名,即布谷鸟。 何处芳草多?相呼向深坞。 何处:指什么地方;何处芳草多:芳草在哪里生长的很多?“芳草多”,是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相呼:相互叫唤、呼唤。 向:朝着,到。 深坞:山坞,小山谷。 竹外立寒枝:站在竹林之外,看到竹子外面有挺拔的枝条,因为春天还没有过去,所以还有残雪未消。 山南又春雨:在山南面,又有了春雨降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
偶成 东风玉勒马蹄轻,多少游人上凤城。 燕子不来春寂寞,海棠花发近清明。 注释:玉勒:指马笼头,也用来代指马。凤城:即长安,古代京城的别称。清明时节正是海棠花开的时候。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首句写春风拂动了玉勒,马儿轻盈地奔驰着,点出“偶”字。“多少游人上凤城”,承上启下,引出了下面的描写。次句写游人稀少,春意索然。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以景结情
【注释】1.池曲:池塘边。2.晓雨生池荷:早晨的细雨滋润着池塘边的荷叶。3.圆珠漾新绿: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闪亮,像圆球在水面上漂浮。4.空歌彩莲曲:只能唱歌《彩莲曲》来抒发内心的愁绪。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二句描写了清晨细雨过后,池中的荷叶上滚落着晶莹的露珠,晶莹的露珠又映出圆圆的荷珠,显得格外娇艳可爱。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荷花尚未开放,只好空唱一首《彩莲曲》。 全诗以“彩莲”起兴
【释义】: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赞美了元宵节的热闹和美丽。 【注释】: 元夜:即元宵节之夜。 满眼:满眼皆是。春光:春天的光景。万物华:万物都繁盛起来。楼台:指高楼上的灯火通明,也指楼台之间的月色。金莲:灯花。一夜花:一夜间开了很多花。 【赏析】:诗人通过写元宵佳节的夜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注释 昨夜:昨夜。 草堂云去后,人境两茫茫:昨晚的云彩飘散以后,我独自在人世中感到迷茫。草堂,泛指诗人居处之地,借以表示诗人的居处或家室。云,比喻诗人的愁绪。 忽见青松老,翻疑昨夜霜:忽然看见青松依然苍翠,不禁怀疑是昨夜的寒霜使青松变老。翻疑,反而怀疑,指因看到青松而产生错觉,怀疑它是不是昨夜的寒霜所为。青松,这里用来形容高洁的品质。青松老,比喻诗人自己虽然年华已逝但心犹未老,仍保持着高尚的节操
【注释】 宿云轩:指诗人居住的山中小屋。宿:居住。 千峰云未还:形容山峰之高,云雾缭绕不散。 数树芭蕉绿:数棵树上的芭蕉叶子郁郁苍苍,显得生机勃勃。 风雨暗黄昏:天色昏暗,风雨交加。 幽独:孤寂,孤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中时所作。诗的开头两句写自己居处的环境。“千峰”句说山连着山,云漫无边际,而自己独住山中,好像没有见到过从天边飘来的云。“数树”句写自己独处时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