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斯植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登吴山:登上吴山。吴山,指苏州市内的虎丘山。虎丘,位于苏州市西郊,因山顶有虎丘而得名。这里指的是苏州市内或附近的虎丘山。 嵯峨宫树霭晴空:嵯峨,形容树木高耸、挺拔。宫树,指皇宫中的树木。霭,是指云雾缭绕的样子。晴空,是天空晴朗的景象。整句诗的意思是:山上宫殿的树木在晴空中显得高大雄伟,好像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吴越迢迢一望中:吴越,泛指江浙一带地区
注释 昨夜:昨夜。 草堂云去后,人境两茫茫:昨晚的云彩飘散以后,我独自在人世中感到迷茫。草堂,泛指诗人居处之地,借以表示诗人的居处或家室。云,比喻诗人的愁绪。 忽见青松老,翻疑昨夜霜:忽然看见青松依然苍翠,不禁怀疑是昨夜的寒霜使青松变老。翻疑,反而怀疑,指因看到青松而产生错觉,怀疑它是不是昨夜的寒霜所为。青松,这里用来形容高洁的品质。青松老,比喻诗人自己虽然年华已逝但心犹未老,仍保持着高尚的节操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观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归去来兮辞》。首二句写老而欲归之愁。“芳菲”,指花。“厌”,是厌倦的意思。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百花竞开,便生出归隐的念头,但自己年迈力衰,不能回去,因此感到十分惆怅。“未得归”三字道出原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注释】 青山何人家:青翠的山峦里,有哪户人家? 芳草满樵路:绿草覆盖着小路上。 猿鹤未归来:猿和鹤还未归来。 残月照烟树:残月照耀着烟雾朦胧的树木。 【赏析】 《和路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作。此诗写诗人行路所见,描绘出一幅清丽幽雅的秋夜图。首句点明题意,次句渲染出一种萧疏寂寥的境界;三、四句写深林丛莽中的猿鹤尚且未归,反衬出行人的孤独寂寞,而“残月照烟树”更添一份清冷凄寂。全诗语言朴素
世事皆浮云,人间几朝暮。不知溪上山,犹有桃源路。 世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 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 高卧山林保身体,酌酒与君宽自宽 赏析 释斯植的《世事》诗表达了他对于尘世纷扰和人生短暂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一切如同天上的浮云,转瞬即逝,不值得太过执着。因此,他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时,他也通过饮酒和朋友们相聚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译文 世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
注释:在淮河边边寂寞地生长着柳树,春天到来时,柳枝像少女般舞动着腰肢。可惜我生在战乱频繁的土地上,不能靠近官家桥梁。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中以“淮边柳”为题,借柳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首句以“寂寞”二字点明柳树的生长环境。次句写柳树之柳,用一个“自”字写出了柳的轻盈柔美之态。三句“恨生争战地,不得近宫桥”,诗人借柳抒发了内心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全诗语言朴素流畅
旅怀(唐)崔涂 十年不倚谢公楼,满眼凄凉上客舟。 往事尽随流水去,青山长忆故人游。 海门风起天将暮,渡口云生树欲秋。 络纬自啼花自落,更堪回首是他州。 注释: - 十年前的谢公楼已不再被我倚靠,眼前所见的是充满凄凉的上客之舟。 - 过去的事情就像流水一样逝去,我常常怀念在青山之中与故人的游历。 - 海门吹来的风带着天的暮色,渡口上的云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注释】 过故城:经过旧城。 故城深巷:旧城深处的小巷。故城,即长安,唐时京城。深巷,指幽僻处。苍苔:青苔。 一度:一次。哀:悲伤。 楼台:指旧时官宦人家。搀(chān)雨:指雨水打湿了楼台。 岂无:难道没有。花柳:指春天的花卉和柳树。向春开:指在春天里开放。 心事:指思念家乡的深情。今宵梦:今天晚上的梦境。 千里家书:从千里之外寄来的家信。 灞陵桥:位于长安西南,因汉文帝曾在此送别贵妃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书、梅、云、日、草、桥、箫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吟边绕架书千卷”,描绘了一幅书房内书籍环绕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这里的“千卷”既指数量,也暗示了知识的力量和深度。 第二句“壁上梅花水一瓢”,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梅花的清香与水的清凉相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这里的“梅”既是诗人心中的美景
【注释】 1. 性:指本性、天性。 2. 飘蓬:随风漂泊的蓬草,比喻无定的生涯,也形容身世浮沉不定。二十年:二十年来。 3. 照来池上影:指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4. 未生:未出生。这里指月中的嫦娥。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的小诗,诗人借对天上明月的描写寄寓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照影”二字点明题旨,说明诗人是在写自己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这倒影,是诗人眼中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