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斯植
【注释】 过:经过、游览。 吴:古国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柳桥:地名。 槐市:地名。 汀洲:水边平地。 得意:称心如意。 夜月:指月光。 忘:记不清。 画船:有彩绘的船。 采莲歌:采莲时所唱的歌曲,多用在江南,是当时流行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游子经过吴(苏州)地的所见、所感。首联“柳桥槐市暂经过,飘泊汀洲得意多。”意思是说作者曾经在苏州地停留游览过,现在又来到苏州
暮天云尽远山空,夜夜西风入汉宫。 注释: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失殆尽,远处的高山显得空旷而寂寥。夜晚的西风吹拂着汉朝的宫廷,仿佛带着千年的哀愁。 铁笛一声千古恨,月明人在女墙中。 注释:吹响铁制的笛子,发出一声声悠长的叹息,那是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遗憾。在明亮的月光下,我独自站在城墙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眺望远方的景象
【注释】 晚来:傍晚。无语:默默无言,不言语。东风:春风。一片闲情在碧空:一腔闲适之情飘浮在天空中。 人老杜鹃浑不管:杜鹃鸟年岁已大,对它毫不关心。杜鹃:又称子规,常在暮春鸣叫。浑不管:根本不管。柳花飞尽夕阳红:柳絮飘落殆尽,夕阳也变得通红。飞尽:落下。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议论,尾联写意。 “晚来无语立东风”,这是说诗人站在东风中,默默地站在那里。“晚来”表明时间是在傍晚时分
【注释】 晚策登临:傍晚骑马登上山冈。日欲斜:太阳快要落山了。小溪流水:小溪的水,潺潺流淌。生涯:指人的生存或生活。 道人睡起:道士起床。鹤飞去:白鹤飞走了。闲尽青松一树花:悠闲地看尽了那青松树上的一朵花。闲:看。尽:完。青松:青松树。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山林生活的诗。前两句是写隐者的生活,后两句写其心境,全诗表现隐逸生活的闲适、恬淡。 首句“晚策登临”,点明时令和隐居之地
【注释】 江南江北——指今江浙一带,这里泛指全中国。 纸钱飞——指寒食节烧纸钱。 拜冢——在坟头上祭扫。 杜宇(du yu)——即杜鹃,又名布谷,相传为古蜀王的配偶,蜀王死后化为鸟,其声“不如归去”,故称蜀鸟、怨鸟、子规。 五更啼血上花枝——指杜鹃夜啼,啼声凄惨,哀伤之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寒食节的诗。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这天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诗人通过这首诗来描绘寒食节的景象。
【注释】杜宇:即杜鹃鸟,相传春秋末年蜀王望帝死后,变成一只鸟儿叫杜宇,啼声凄婉,传说后来化作子规(即杜鹃),鸣于春末,向雌雄配偶报丧。客:指作者自己。频:次数多。柳花:柳絮。飞絮:飘飞的柳絮。江滨:水边的岸边或江边。蛾眉月:形容月亮弯曲如美人的眉毛。他乡:故乡之外的地方。梦里人:梦中的人。 赏析: 《客怀》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春夜 玉楼台畔柳生烟,况是春风杜宇天。 一片月光凉似水,半扶花影上秋千。 注释: 1. 玉楼台畔:在楼台的旁边,即指楼上。 2. 柳生烟:柳树的枝条被烟雾缠绕着。 3. 杜宇天:杜鹃鸟叫声凄厉悲切,如同在呼唤春天的到来。 4. 一片月光凉似水: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凉爽。 5. 半扶花影上秋千:半扶着花的影子荡秋千
【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解答时,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正确写出答案。要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边风斜日下长关”中的“边”“生”等字;“万里战场兵甲静”中的“甲”等字。 译文: 边境上,边风斜阳下,长长关隘无人防守,春光到来年年草自生。 万里战场上,兵器铠甲全都闲置不用,近来应少有北方之人来。 赏析: 首句写边关之景。“边风”,指边关之风,即塞外之风。“斜日”
夏夕雨中 满林钟磬夜偏长,古鼎闲焚柏子香。 石榻未成芳草梦,西风吹雨过池塘。 注释:满山的树林里传来钟磬的声音,夜晚特别长。古鼎闲着,就烧柏子香。石床还没做成,就梦见了满地的芳草。西边的风吹着雨点,打在池塘上。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沉的夏日夜晚。首句“满林钟磬夜偏长”,以满林的钟磬声衬托出夜的漫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次句“古鼎闲焚柏子香”,则通过点燃古鼎中的柏子香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注释与赏析: - 湘竹词原文,湘竹词古诗意思、湘竹词翻译、湘竹词译文注释、湘竹词朗诵带注音版、出处及赏析。本诗词出自施肩吾代表诗词作品,湘竹词全文: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 湘竹词诗词全文: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 《湘竹词》是施肩吾的作品,本页面提供湘竹词的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