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声残客兴频,柳花飞絮满江滨。
可怜波底蛾眉月,犹照他乡梦里人。
【注释】杜宇:即杜鹃鸟,相传春秋末年蜀王望帝死后,变成一只鸟儿叫杜宇,啼声凄婉,传说后来化作子规(即杜鹃),鸣于春末,向雌雄配偶报丧。客:指作者自己。频:次数多。柳花:柳絮。飞絮:飘飞的柳絮。江滨:水边的岸边或江边。蛾眉月:形容月亮弯曲如美人的眉毛。他乡:故乡之外的地方。梦里人:梦中的人。
赏析:
《客怀》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之情。
首句“杜宇声残客兴频”,以杜宇声声哀怨,暗示游子的心情。杜宇鸟的叫声,代表着游子心中的哀伤与孤独。第二句“柳花飞絮满江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的枝条上挂满了飞絮,如同一片片白色的云朵,给江边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美丽。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色却无法驱散游子的孤独与寂寞,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远离了自己的故乡。第三句“可怜波底蛾眉月”,诗人用“蛾眉月”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它像极了美人的眉毛,美丽而迷人。然而,在游子的眼中,这美丽的月亮却无法照亮他的心房,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远离了自己的故乡。最后一句“犹照他乡梦里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之情。尽管他在异乡生活,但他仍然时刻想念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他相信,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明月都会照亮他的心房,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