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尽黄花满短篱,静听邻屋夜敲棋。
清华池上三更月,僧在松边未有诗。
诗句释义:
- “开尽黄花满短篱”: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象,菊花已经盛开,花瓣铺满篱笆。这里的“黄花”指的是菊花,而“开尽”则表示菊花已经完全开放,没有剩下多少。这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同时也可能暗示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或不满。
- “静听邻屋夜敲棋”: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静静地坐在自家的篱笆旁,聆听邻家屋舍中传来的下棋声。这里的“夜敲棋”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也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平静与和谐,或是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 “清华池上三更月”:提到了在清华大学的池边,月亮升起的时间是在深夜三更。这里的清华大学不仅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也常常象征着知识、文化和学术的高地。而“三更月”则可能代表着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僧在松边未有诗”: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寂静美好的夜晚,却未能创作出诗歌,可能是由于内心的宁静和思绪的沉淀。这里的“僧在松边”可能寓意着诗人身处一个清静之地,但仍未能找到灵感,创作不出诗句。
译文:
开尽黄花满短篱,静听邻屋夜敲棋。
清华池上三更月,僧在松边未有诗。
赏析:
《清华夜坐》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释斯植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在清华池边独自坐着,聆听邻家屋舍中传来的下棋声。菊花盛开,月光皎洁,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然而,诗人并未能在这样的夜晚创作出诗歌,反而感到有些遗憾。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它也体现了释斯植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