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北纸钱飞,处处人家拜冢时。
杜宇不禁寒食雨,五更啼血上花枝。
【注释】
江南江北——指今江浙一带,这里泛指全中国。
纸钱飞——指寒食节烧纸钱。
拜冢——在坟头上祭扫。
杜宇(du yu)——即杜鹃,又名布谷,相传为古蜀王的配偶,蜀王死后化为鸟,其声“不如归去”,故称蜀鸟、怨鸟、子规。
五更啼血上花枝——指杜鹃夜啼,啼声凄惨,哀伤之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寒食节的诗。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这天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诗人通过这首诗来描绘寒食节的景象。
“江南江北纸钱飞”,意思是说,在江南和江北,人们在寒食节这一天都纷纷地烧纸钱,纸钱随风飘舞。江南江北,指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江南,指长江以南,江北是指淮河以北的地区。江南江北,泛指今天的中国大江南北的广大区域。
“处处人家拜冢时”,意思是说,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无论是富裕人家还是贫穷百姓,他们都会在这个时候来到坟墓前进行祭祀。这句中“冢”指的是坟墓,“拜冢”就是祭祀的意思。
“杜宇不禁寒食雨,五更啼血上花枝。”这句的意思是说,杜宇鸟因为受不了寒食节下雨天,所以在五更时分就发出了凄厉的鸣叫,声音就像鲜血滴落在了花瓣上一样。杜宇鸟,是一种生活在四川地区的鸟类,它的叫声十分悲壮,常被用来比喻哀伤的哭声。五更时分,是指凌晨五更的时候。这里的“五更”是指深夜到清晨这段时间,也就是从晚上的五更到六更。啼血,指鸟在啼哭。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述来表达出作者对生命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感叹。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先的尊敬以及对生命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