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观
【注释】 东游:从吴地向东游。便还西:很快回到西边,指返回杭州。伽陀:梵语的音译,意为“佛法”,这里泛指佛经。要指:即“要旨”。迷:迷失。领取:接受。庵头:寺庙前门两旁的石柱上刻有佛像的地方,也指寺院。翠交畦:绿色的蔬菜交错在田畦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三年(1176年)冬到次年春所作,当时作者在浙江任职,与友人吴道人同游于西湖之滨的定慧院。这首诗便是作者在游览西湖时作的一首咏物诗
【注释】 出山相赞:指出仕做官,为君王效力。赞:助言。 入山去龙章凤质:形容隐居山林时有如龙凤般的仪表气质。 出山来败衣勃率:意指从隐居中出来后衣着破旧,生活困顿,与出山前的富贵形成鲜明对比。 𣸩淈(yǎn):喻意仕途上的种种风波和坎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物抒怀,借物寓志。首二句写隐居,“龙章凤质”比喻隐居时的高贵,“败衣勃率”则暗示了归隐后的贫困
晦机的翻译是:在舌头上闪电般地轰鸣,沉默片刻,鼓声回荡。拈花会上人头攒动,却输与了头陀一破颜。 注释:晦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深沉而又含蓄的情感状态。“晦机”的意象是指某种难以言传、深奥莫测的境界或心境。“舌上雷轰一默间”,形容说话时声音如同雷鸣,但内心却是一片宁静,没有一丝杂念。“纤尘不动鼓波澜”,形容内心平静如水,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沙弥付衣 鹫岭将何付饮光,十成绵密转乖张。 鄮峰恁么不恁么,尺线单丝自短长。 注释: - 沙弥:出家人,僧人。 - 付衣:这里指付与袈裟。袈裟是僧侣穿的衣服。 - 鹫岭: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 十成绵密转乖张:形容袈裟的缝纫技艺非常精细。十成是指十分,绵密表示柔软细致,转乖张表示转折复杂。 - 鄮峰: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 恁么:如此这般。 - 尺线单丝:形容袈裟上的针脚细密
注释:走过了很多地方,经历各种事情,但总是感到有些恼乱。今天终于能够再次相见,没有丝毫隔阂和误差。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重逢的喜悦之情。首句“诸方门户总经过”,说明诗人曾经走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各种不同的风土人情。次句“恼乱春风有几多”,则表达了这些经历给诗人带来的烦恼与困扰。第三句“今日蒸云重睹对”,描绘了诗人终于能够再次见到对方的场景,这里的“蒸云”可能是指云层厚重
【注释】 道者:指道士,即方士。接待:接待客人,这里指接待道士。干:是“干谒”的意思。旋营:即旋营之,指转营。旋营屋子嵌云山,旧日灵泉气象还。旋营:旋转的营帐。嵌云山:指山势高峻,如同嵌在云雾之中。旧日:往日,从前。 但有过门教歇去,谁云道者少机关。但有过门教歇去,是谁告诉过我不要停留;谁云道者少机关?谁说道士的心思深藏不露?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志,诗人借与道士交谈
注释:太阳刚升起,我就不再计算行程,回头一看,已经过了重溟。 又遭到尊者引诱,瀑布捣击飞梁的梦境尚未清醒。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与一位僧人相遇,并受到其影响,从而产生了对佛教禅宗的兴趣,写下了此诗。首句“日毂升边不计程”,描绘了作者清晨醒来,阳光洒满大地,而自己却浑然不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接着,第二句“转头已是隔重溟”,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和生命的短暂
【注释】 病中:指疾病缠身。送湛侍者:把侍者送到京城去。湛,即湛上。 京路:指京师长安。别我:与我分别。从容:悠闲自得的样子。药鼎:药锅。紫霞:紫色的云霞,指天空的彩云。相治:相互治疗。亲依:亲人的依托。已五年:已经五年了。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作者在病中送其侍者赴京都,临行时写了一首诗赠别。全诗四句,前两句写与侍者分手,后两句叙别离原因。诗中用典贴切自然,语意平实
注释: 维卫芳腾:维卫的香气蔓延开来。 蔓愈滋:藤蔓生长得更加茂盛。 花花叶叶:花和叶子。 转芬披: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鄮峰酷烈:鄮县的山峰非常陡峭。 较些子:比较一下。 昙萼翻成铁蒺藜:昙花的花瓣变成了刺,就像铁蒺藜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人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将植物的生长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之中。同时
【注释】 真游:真正的游历。谁管:何人管束。客程:行旅的行程。赊:迟延,延长。阆苑:即阆中,古县名,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是传说中的神仙所居之地。春风几度花:春风每年多次吹落梅花。粟:谷子。藏:蕴藏。世界:指世界万物。寥阳:即寥泽,地名,在今河南虞城西北。玉皇:玉帝、天帝。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真游谁管客程赊”,首联写游踪之远。诗人以“真游”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