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一机不副”,意思是说织机上的纬线没有配齐;“截断千差”,意思是说织出的布匹上有许多地方是多余的;“瓶泻妙答”指的是瓶子中流出了美味佳肴;“缀齿粘牙”,意思是说吃的时候满嘴都是美味佳肴。这几句是诗人对于自己织布和偷吃美食的描写。“何如在国清寺里,偷佛饭食菜滓”,意思是说
远法师陆脩静赞 诗句: 一笑相逢,悠然意消。 植藩篱兮肝胆楚越,外形骸兮鹏鴳逍遥。 凉襟洒洒兮何须鹤驭之风,别袖翩翩兮不见虎溪之桥。 此东林六事之一兮,犹可想见其丰标。 古不可挽,今不可招。 火生莲花,雪长芭蕉。 注释与赏析 译文: - 一笑相逢,悠然意消。(一) 相逢一笑之间,心情悠然,忧愁消散。 - 植藩篱兮肝胆楚越,外形骸兮鹏鴳逍遥。(二) 如同植藩篱般坚守道义,如肝胆在楚越间
诗句释义: 1. 云谷粹长老赞:这是一首赞美诗,由云谷粹长老所写。 2. 闲如云:形容心境的宁静和淡泊。 3. 虚如谷:形容内心的空明和宽广。 4. 岁晚一庵:指在晚年时建造一个简朴的小屋。 5. 湖山千簇:形容周围环境美丽如画。 6. 师资相忘:指师徒之间没有了隔阂,达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 7. 古灵何必拊背:指古老的智慧不需要外在的模仿和教导。 8. 动静无间:指在动与静
注释:拿着锄头却空着手,恐怕遇到罗睺星。 步行却骑上了水牛,石虎生出肉色彪悍之相。 人们从桥上走过,流水却停滞不流。 羲和用鞭子抽打白日,少昊在秋天中行走。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第一句“空手把锄头”,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难,没有物质基础,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第二句“男命怕罗睺”,暗示了人生的困境和挑战。第三句“步行骑水牛”,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即使生活再困苦,也要勇往直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阅读原诗句,理解原诗句的内容以及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作答。 “渡芦达磨赞”,即《渡卢达磨赞》,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第一首是南头问:第二首是北头去;第三首是自谓踏得著,全然没交涉。这首诗主要写一个僧人渡船时,由于风浪太大而无法渡过江去的故事。 【答案】 译文:在南边询问,他不善回答;在北边去
这首诗是关于达磨赞的花。 达磨:梵语Dharma的音译,意译为佛法、道理、教义等。 赞:赞美,颂扬。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花的美丽和香气。通过描绘花的美丽,来表达作者对佛法(即真理)的赞美。 首句“一花移自西”,意思是说,这朵花是从西方移过来的。这里的“移”字,暗示了这朵花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次句“五叶香灿烂。”中的“五叶”、“香”、“灿烂”都是形容花的美丽
注释: 教戴天履地,击壤鼓腹:教导人们要抬头仰望天空,低头俯视大地,像古代传说中的大禹那样,用土块来敲打着地面,以此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 不知天地之宽:不知道天地有多么的广阔。 白话翻译: 教导人们要抬头仰望天空,低头俯视大地,用土块来敲打着地面,以此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 但是不知道天地有多么的广阔
【注释】 点墨如将:比喻用笔蘸墨。当已长:指已经成熟了。分明白饭糁椒姜:分明白饭,指把饭菜分成小块;糁,用豆粉等调料拌食;椒姜,指花椒和生姜。相送:送别。都无说:不说一句话。堂下:庭院。秋花:秋天开放的花朵,这里指菊花。自吐香:自行散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宴罢之后,与林侍者告别的情景。 首句“点墨如将”,以拟人手法写菊,点出了菊的特点。点墨如将,即点染之态。将,指将要,即将
【注释】 环堵室,环堵:四面墙壁。形容房屋狭小; 十笏地:古代以一圭(10分)、一璋、一璧、一珪合为一笏,十笏为一“方”,即一方土地,比喻十分狭小的住宅或地方。 咄哉维摩:咄哉:惊叹词,表示赞叹;维摩:即维摩诘,古印度僧人,传说他住在拘尸那陀罗国(即今天的尼泊尔境内)。 病在者里:病:指患病;在:指居住;者里:这里,那里。比喻到处患病。 【赏析】 此诗描写了维摩诘居士居住在狭窄的居室里的悲惨生活
诗句释义 1 寒山扫地赞:此句描述的是一个人在清理寒山时所发出的赞誉声音。寒山,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所。 2. 横也扫,竖也扫:这句话表达了这个人在清理寒山的过程中,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进行了清扫。 3. 七佛之师,狼藉不少:这句话暗示了清理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清理后的成果。"七佛之师"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七尊佛像,"狼藉"则指杂乱无章,"不少"则表示清理了大量的杂物或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