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观
【注释】 1. 魁梧厚厖:意指高大宽厚。 2. 慈和安祥:仁慈和蔼,心情宁静安详。 3. 声在江湖:意指声音广布于江湖之中。 4. 仪表衡台学场:意指仪态端庄,学问深湛。 5. 空假中之列三兮:意指空无其中的三列。 6. 一与三之不立:意指三者中的一与三是不存在的。 7. 修多罗如标月兮:意指修多罗经文如同高悬的明月。 8. 指与月之俱忘:意指手指指向月亮时,忘记自己是在看月亮。 9. 四处提撕
这是一首关于东山源和尚的诗,描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门里虫,蛊里毒(门里:比喻人的本性) 才过凌霄峰,浑家成不睦(才:刚刚;浑家:妻子;成:变得) 指白为黑兮质证有头之冤,改调移声兮唱出无谱之曲(指白为黑:比喻颠倒是非;质证:证明;有头之冤:比喻有理;改调:改变音律;移声:改变语气;唱出无谱之曲:比喻没有规则) 自奉川之富沙以至乎剑池,深处兮有谁共躅(自奉
这首诗的作者是寒谷晖法师。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对应的关键词注释,以及最后一句的赏析: ``` 祖庭力探,义天横截。 南湖雨华,屡踞前列。 鼎峙三观兮于菟元斑,区分一乘兮尾闾自泄。 海阔山遥,难追轨辙。 云暖谁寻寒谷春,晴宵又耿长空月。 ``` 释义与注释 1. 祖庭力探 - 在祖师的庭院中奋力探寻真理或学问。 2. 义天横截 - 正义如同横断天空一样,不容任何邪恶存在。 3. 南湖雨华
照讲师赞 口哆眉厖,坐如钉桩。 戒香逆风,孤行凌霜。 一新受经重其本,三主法社持其纲。 此其所以发毫端毗尼藏,而树末世精进幢者也。 译文: 照讲师赞 口哆眉庞,坐如钉子般挺立。 戒香逆风,独自修行不畏严寒。 全新受教重视根本,三次主持法会维持纲常。 这就是他能够启发弟子学习佛法,树立佛教精进旗帜的原因
过水布袋赞(释大观)是一首描绘布袋在水上行走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深则厉,浅则揭:这句意味着当水位很深时,布袋会像被磨利了一样;而在水位较浅处,布袋则会像被揭开一般,可以轻易通过。这种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布袋在不同水域环境下的不同表现。 - 七十二汀:这里的“汀”指的是小洲或者沙洲,七十二汀形容的是有很多这样的小岛或沙洲。 - 无风浪起: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没有明显的风浪
布袋赞 兜率陀天,长汀管界。 布袋和尚的法名是“兜率陀”,意为通向极乐世界的路径。这里的“兜率陀”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通过修行达到涅槃的境界。而“长汀管界”可能是指布袋和尚在长汀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泼布袋打开,自买还自卖。 布袋和尚将“自买自卖”的理念融入他的言行之中。他认为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购买物品,而不是盲目追求虚荣或者贪婪。因此
【译文】 莲花藕孔藏身,不显露一丝痕迹。 掀起云涛风浪,滋润大地万物。 它隐现于大小不同的荷叶之间,终究逃不过天地间的法则。 明眼人面前,它可贵也贱。 【注释】 1. 藕窍:荷花的莲蓬中有许多孔洞,用来存放莲子。 2. 应量之器:佛教用语,指能承受或容纳一切事物的东西。这里指自然界和人事规律。 3. 明眼人:有智慧、眼光敏锐的人。 4. 贱:轻视、看不起。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张公屋畔尽桑麻,李老园中只种花。 - 注释: 张公的屋子旁边种满了桑树和麻,而李老的花园里只种了花。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两位老者不同的庭院景致。张公屋边种满的桑麻象征着勤劳与丰收,暗示着张公的生活可能较为简朴但充实。李老园中的花则展现了他追求美好、注重生活细节的一面。这里的“笑呼银碗酌流霞”不仅表达了李老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这是一首咏景的七言绝句,诗人以江面无风为前提,写出了江面的宁静,接着写江水在风平浪静中的变化,最后写冯夷驾浪和渔父操舟的神奇。 译文:江面没有风时水面平静像镜子,转眼间江流急变又呈现出新奇。冯夷驾浪险滩难以渡过,渔夫驾船却轻灵如神。 注释:江面:江流。冯夷:传说中河伯的儿子,主管河流的水神。渡:渡口,渡口险滩。妙:形容技艺高超。赏析
【注释】: 叶脱风高天地秋,长江衮衮只东流。 释义:秋风已至,叶子飘落,天空高远,大地萧索。长江滚滚向东奔流不息。 行人不折离亭柳,羌笛空吹落日愁。 释义:行者不愿折下离别之柳枝以留念,而羌笛却空自吹奏着黄昏时分的愁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句“叶脱风高天地秋”,用秋风、叶子飘落等自然景象,表达了秋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