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梧厚厖,慈和安祥。
声在江湖品目,仪表衡台学场。
空假中之列三兮,一与三之不立。
修多罗如标月兮,指与月之俱忘。
四处提撕,四花飞扬。
未老掩光,返常寂光。
此其所以为柏庭之克家,云公汉章者也。

【注释】

  1. 魁梧厚厖:意指高大宽厚。
  2. 慈和安祥:仁慈和蔼,心情宁静安详。
  3. 声在江湖:意指声音广布于江湖之中。
  4. 仪表衡台学场:意指仪态端庄,学问深湛。
  5. 空假中之列三兮:意指空无其中的三列。
  6. 一与三之不立:意指三者中的一与三是不存在的。
  7. 修多罗如标月兮:意指修多罗经文如同高悬的明月。
  8. 指与月之俱忘:意指手指指向月亮时,忘记自己是在看月亮。
  9. 四处提撕:意指到处都能提出问题或批评。
  10. 四花飞扬:意指各种事物如花般绽放。
  11. 未老掩光:意指尚未衰老就已光芒四射。
  12. 返常寂光:意指返回到平常的宁静状态中。
  13. 柏庭之克家:意指能够管理家庭的人。
  14. 云公汉章者:意指像云一样高远,像汉章那样有才德的人。

【译文】
他身材魁梧宽厚,性格仁慈和善,心境宁静安详。他的名声传遍江湖各地,他的仪态端庄,学问渊博,就像衡山台那样。他虽然身处高位却能超然物外,不被权力所累。他的智慧犹如《修多罗》经文,高悬于空中的明月,手指指向月亮时,忘记了自己在看月亮。他对周围的事物都能提出疑问和批评,但并不因此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他年轻时就已经才华横溢,到了老年依然精神抖擞,回归到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中。他是能够管理家庭的人,他的品德高尚如云,学识深厚如汉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某人的诗作,通过对这位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和才华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描绘这位人物的外貌、气质、行为、才能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其高大、仁慈、安详、智慧、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等形象特征。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人物比作高悬于空中的明月、手指向月亮时的忘记自我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还通过对其行为的赞扬,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和才华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