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晖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一种说教形式。颂:诗,偈是佛经中的颂词,偈颂是说唱或吟诵的形式。三十首:指《大正藏》中《宝积经》第三十一首。只个:这个。玄妙诀:佛经的深奥道理。千嶂云:层层山峰上的云雾。建化门头:佛教用语,即法门、门户等,指佛寺的门。山僧:指僧人(僧人)。未曾说:没有说过。再来:佛经用语,意译为“重来”,指修行者在某种境界后再次修行。花木春:佛经用语,意为花开花谢,比喻生死轮回。也难决
妙处彻底妙,玄处彻底玄。 独知分外事,谁见壶中天。 注释:真正的美妙之处是彻头彻尾地美妙,玄妙之处也是彻头彻尾地玄妙。只有自己才能知道那些超出常情的事情,又有谁能看到隐藏在壶中的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首句"妙处彻底妙,玄处彻底玄",表明了作者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而第二句"独知分外事,谁见壶中天",则是进一步的表达,只有自己能够洞察到事物的真正面目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现象的感悟。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铁树 - 一种植物,常被用来比喻坚贞不屈或难以开花的特性。在佛教中,铁树也象征了极高的修行和悟性。 2. 风花 - 指的是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它们随风摇曳,美丽而短暂。 3. 物外春 - 指超脱物质世界之外的春天,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之美。 4. 一阳未发 - “一阳”指的是初升的太阳
【注释】 须弥:指印度,梵语Svāmbhava。须弥山,佛教谓世界之中心,即印度。 锤、鼓:皆乐器,此处泛指打击之物。 “稳坐”二句:意指心无杂念,安坐不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说佛家讲“禅”时说的“坐忘”,是指心境的安定,不思虑,不分别,不执着,而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首句说佛家的锤子(喻指佛家讲的法)正打在虚空中,即禅宗所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第二句说,佛祖的心志专一
【注释】: 偈颂三十首 其八: 真到做处,清虚妙体。 时时随后,步步在前。 译文: 真到了修行的地方,那是清虚的妙法。 时时紧随其后,步步都领先于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把握。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今宵分岁限阴阳”意思是今夜要分别了,阴阳两极各归其位,这是对天地间阴阳消长更替规律的概括说明。“宾主交和曾不藏”意思是客人和主人互相敬爱,彼此和谐融洽,这两句的意思是:今晚我们要分别了,阴阳两极各归其位,客人和主人互相敬爱,彼此和谐融洽。 “寒雪苦辛霜后路”意思是在严冬里冒着严寒,走完漫长的旅途
【注释】 偈颂:佛教的颂歌。三十首: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三十首赞颂诗。衲僧活眼睛:僧人的眼睛像活的一样,能洞察一切。见破四天明:用佛法破除对世界的迷惑。六门:佛教名词,指色(五欲)、声(音乐)、香(香气)、味(饮食)、触(触觉)、法(观念)。活计:谋生的手段。处处而现成:处处都是现成的,即到处都可以找到。 【赏析】 这首偈颂是赞美佛祖的。“衲僧”,是对出家人的尊称。“活眼睛”
释义: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家风和个人品德关系的看法。 译文:自己的行为就是家的风气,自己就是家中的风气。就像身心眼一样,整体都是玄翁(即道家的始祖老子)。 注释: - 家风:家庭的风气或传统。 - 自己是家风: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事风格等都代表了家庭的风气。 - 一如身心眼,全体是玄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身心眼(身体、心灵、眼睛)与整个道家思想(玄翁)是一致的。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遵循了传统的宋诗形式,每两句为一个单元,共四十二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铁夫破梦五更前: - 直译:铁匠的儿子在五更天破晓时分打破了他的美梦。 - 注释:这里“铁夫”指的是铁匠的儿子,而“破梦”意味着他做了一个不真实的好梦,“五更前”则是指破晓的时间,即早晨的第五个小时。 2. 石人开眼一壶天: - 直译:一位石雕的人睁开眼,仿佛看到了整个宇宙。 - 注释
注释: 1. 玉珠连朵万年松,金鹤飞梢一样桐。 - 玉珠:比喻高洁的品质。 - 连朵万年松:比喻高洁的品质如千年不衰的松树。 - 金鹤飞梢一样桐:比喻高洁的品质如飞翔在天空的金鹤。 2. 三吉九祥当现座,千银七宝净慈峰。 - 三吉:吉祥、幸运、幸福之意。 - 九祥:祥瑞、吉祥、幸福之意。 - 现座:出现或显现的意思。 - 千银七宝净慈峰:形容山峰如同被千两白银和七种宝物装饰得非常美丽。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