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晖
【注释】 偈颂:佛教中一种韵文体裁,以偶句形式咏佛理。偈(jié):梵语意译为“歌”。 阳月:农历五月的别称。《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注:“婺女一曰天女,主岁事者,其星也。东方青色,其象春。” 初夜:即正月初一。 霜风:冷冽的寒风。 金关:金属做的门闩,比喻关口、要塞。 分晓:破晓,黎明时分。 开炉火:指点灯做饭或开始工作。 仁者:指有仁德的人。 眉毛:这里指眉间
弹指之间,宇宙间形成了八万座门户。手掌中握有整个天地乾坤。铁围山倒向了黄泉的底部,一句话就截断了无数河流的源头。 注释: - 弹指圆成八万门:用手指轻轻一弹,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世界,有八万个门户。 - 掌中握却一乾坤:手掌中就能掌握整个世界。 - 铁围倒入黄泉底:比喻力量之大,足以将铁墙(或铁围山)倒置到黄泉之下。 - 一句截流万水源:用一句话就切断了所有的水源
注释:今天是辜月初一,正逢冬至满霜月。一个阳气的节日,每个人都在庆祝,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充满希望和活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辜月初一的节日氛围,人们在冬至满霜月之际共同庆祝这个一阳佳节。诗中的“辜月”是指辜月初一,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庆祝活动。而“冬至满霜月”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个节日的景象,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候,而满霜月则意味着冬天已经来临,万物凋零
【注释】 鬼箭南山:山名。在今陕西渭南市华阴市南,为华山支峰。 石虎:指华山的岩石。 神锋北岳刺骊龙:指在北岳恒山的北麓,即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的悬空寺,寺内有一铁锥直刺于岩壁上,传说此铁锥是唐代僧人慧褒从后汉张角处得来的,用来射杀石虎(石像),以镇压山中妖邪。 骊龙:即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类动物。这里指石刻上刻画的龙。 满堂霜月夜:指满屋的月光和秋霜。 旧家风:指北方的民居建筑风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玄奘所作的一首偈颂,描述了菊花盛开的景象。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玄月今朝白菊辰,含珠天草未开金。 (玄月:指农历九月,即重阳节;今朝:今天;白菊:白色的菊花;辰:星宿名,这里用来比喻星辰;含珠天草:指含有珍珠的天草,这里用来比喻星星;未开金:尚未开花,像金子一样珍贵。) 2. 重阳九日初阳后,吹起香烟风正新。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九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君看五月半旬飔,山上雪花满地飞。 - “君看”:您看。 - “五月半旬”:指农历五月的中旬。 - “飔”(sī):一种轻风,这里形容风很猛烈。 - “山上雪花满地飞”:意味着山上的雪下得很大,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 - “气”:指山间的云雾,这里的“石翁气瘦”形象地描绘了山峰被云雾笼罩的景象。 - 乌鸡昨夜入云外,鹭鹤今朝出紫微。 - “乌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诗句:壮月今朝半月明,上来衲子眼睲睲。 译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和尚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注释:这首诗的首句“壮月今朝半月明”描绘了壮丽的月亮和清晰的天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第二句“上来衲子眼睲睲”则描绘了和尚们深邃的眼神,暗示他们内心的智慧和洞察。 赏析: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富有哲理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意思是:当杀气降临,黄叶飘落的秋天到来时,梧桐树已经老了,它们随河流漂去。在人间和天上没有区分,从古到今谁能够得到酬答。 注释: 1. 偈颂:佛教禅宗用语,指佛经中的某些句子或某些诗句。 2. 四十一首:诗的数量 3. 其二十三:这是第23首诗 4. 杀气:这里指的是战争、暴力、紧张的气氛 5. 黄叶秋:形容秋天的景象,黄色的树叶飘落 6. 梧桐老冷随河流:形容梧桐树已经老了
【注释】 偈颂,佛家语。原为梵文音译。唐代时称佛教歌赞或经咒。宋元时期流行于民间,盛行于宫廷,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偈颂的格式是:前二句用七言诗体,后两句用五言绝句。 天桥(qiao):石桥。海:大海或指大海之上的天空。石人:石雕的人像。走玉阶:行走在玉石砌成的台阶上。 玄源:道家的源头。孰得唱:谁能唱出? 妙唱奇:美妙的歌谣和奇妙的歌声。岂得知:怎么知道呢? 【赏析】 这是一首佛教偈颂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且月今朝半夏辰,修行道者有疏亲。 注释:且月今朝半夏辰,意为在今夏的这个时刻,且月已经升起。修行道者有疏亲,意味着修行者之间虽然疏远却亲近。 明头合暗宾中主,暗里含明主中宾。 注释:明头合暗宾中主,意为表面看起来是明头,实际上却是暗地。暗里含明主中宾,意为暗中蕴含着光明,其中的主体也是暗地。 暗暗未明位里真,明明不暗目前人。 注释:暗暗未明位里真,指的是在暗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