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益
【注释】 偈颂:佛教语。指佛经中的颂词或赞文,多用韵文写成,是梵文Kalā的译音。 有拄杖与拄杖:有两个人分别拿着拄杖(即禅杖)。 击木无声:打鼓的声音。 无拄杖夺拄杖:一个人没有拄杖,却去夺别人的拄杖。 敲空作响:把东西打碎了,发出声响。 还见芭蕉和尚么:还能见到芭蕉和尚吗? 莫妄想:别妄想了! 【赏析】 “有拄杖与拄杖”二句,以物喻人,借击木无声、无拄杖夺拄杖、敲空作响三个比喻,形象地说明
瞿昙色相,紫金容,雨后青山插半空。 此句描述的是瞿昙(即释迦牟尼),他的色相如同紫金色的面容,在雨水之后显得更加鲜明,就像青山被雨水打湿后更显高耸入云。这象征着释迦牟尼在佛教中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神圣性。 当机如不荐,桃花依旧笑春风, “当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面对困境或难题时的应对策略,“不荐”意味着不被推荐或不被重视,而“桃花依旧笑春风”则形容即便是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
偈颂七十六首 其七十一 律管吹灰,勾芒布令。 六国风清,九天云静。 注释: 1. 律管吹灰:比喻时间流逝如风过无痕。律管,指的是古代的乐器,形状像一根管子,用来演奏乐音。 2. 勾芒布令:指天神勾芒颁布命令。勾芒是古代神话中的雷神或春神,掌管雨水、播种等农事活动。 3. 六国风清:形容国家政治清明,没有战乱。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这里泛指各国。 4. 九天云静:形容天空中云彩静止
此段光明,辉天鉴地。 这如同一段光明,照亮了天地。 灵山错话,曹溪错指。 灵山上的禅语,曹溪边的禅指,都是错误的。 雾暗云屯兮历历常明,地陷天崩兮也只如是。 云雾昏暗,乌云聚集,虽然看似清晰明亮;大地塌陷,天空崩塌,也不过如此而已。 赚杀你。 欺骗了你
【注释】偈颂:一种佛教中的颂体文学,多用诗歌的形式。定本无门:指佛教中所说的心外无法。从何而入:从哪里进入佛法的境地? 坐断两头:指佛、法、僧三宝,即佛的教诲、教义、戒律等,都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中间亦不立:指佛、法、僧三宝在理论上是互相独立的。没可把:指没有固定的方法。承当:担当、承担。 风来一阵芰荷香:形容微风吹过荷叶,发出淡淡的清香。 赏析: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在佛教理论中,佛、法
释义:释迦牟尼佛不说话,但迦叶尊者能听懂;两位铁匠用锤子打,却打出了宇宙。 注释:世尊: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说:说话。迦叶:指迦叶尊者。 译文:释迦牟尼佛不说话,但是迦叶尊者却能听懂他的教义。两位铁匠用锤子敲打,却打出了宇宙。 赏析:这首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和迦叶尊者的高深境界。释迦牟尼佛虽然不说话,但迦叶尊者却能理解他的思想。两位铁匠用锤子敲击,却打出了宇宙
注释:直下是,直下是。 赚杀人,疑杀你。 上是天,下是地。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言辞表达了对某种行为或状态的肯定或赞美。第一句“直下是”可以理解为“直接是”,第二句“赚杀人,疑杀你”可以理解为“让人感到惊讶,甚至怀疑”。最后一句“上是天,下是地”可能是在表达某种事物或状态的重要性。整首诗给人一种简洁明了的感觉,同时也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问处分明答处亲 这句的意思是,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明确地回答,而当问题解决后,我们也应该以亲人的身份来对待。这里的“分”可以理解为“处理”,“答”可以理解为“答复”,“处”可以理解为“对”,而“亲”则指的是亲人、朋友。整句的意思是,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以明确的态度来回答,而在问题解决后,我们也要以亲人的身份来对待。 2.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五十八 九十长期,三分过二。 觉海浪平,铁船无底。 寒山子水牯牛作么生,切不得道大家在这里。 【注释】: 1. 九十长期,三分过二:这是一句佛教用语,表示时间长久。九十长年,指九十年的修行;三分过二月,指三十年的修行。 2. 觉海浪平,铁船无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觉悟的人看世界如同平静的大海,没有起伏;铁船没有底部,比喻事物无法捉摸。 3. 寒山子水牯牛作么生:寒山子的水牯牛
【注释】 偈颂七十六首其六十二:六载雪山修,几乎没合杀。半夜睹明星,和盲勃睟瞎。 六载:六年。 雪山修:修行六年。 几乎没合杀:几乎没有能够活下来。合杀,指能存活下来的人。 和盲勃:同音字“和漠”,即和漠。 勃:同音字“勃”,即勃勃。形容茂盛的样子。 睟:通“晼”,光明的意思。 瞎:同音字“瞎”,即瞎。 赏析: 这是一首佛教颂诗,写一位僧人在雪山修行六年,几乎不能活下来,但是最后终于见到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