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益
注释: 现成公案,了无迁变。 入了门,一见便见。 左顾则狮子颦呻,右盼象王回转。 灵山一会俨然存,捏聚春风成一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禅宗的意境。现成公案,了无迁变。这句话告诉我们,禅宗认为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固定不变的真理,因此禅宗强调直指人心,顿悟本性。入得门来,一见便见。这句话表明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即通过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就能看到真理
注释: 作家相见,啐啄尤乖。 达士相逢,握鞭回首。 捡点将来,已落第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作家相见,啐啄尤乖”意谓作者相见,如同啄食和飞鸟一般不合拍。颔联“达士相逢,握鞭回首”意谓达士相逢,如握着马鞭回头,指那些志向远大的人与自己相遇却无法交流。颈联“捡点将来”,意为捡拾着来日的希望,指那些志向远大的人已经落在后面了。尾联“已落第二”意谓已经落到了第二位
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十三 语底默底不是,非语非默亦非。 虚庵有一转语,用处绝毫绝厘。
【注释】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五十二: 牛斗,指星名。古人以为天上有牛、斗二星,为二十八宿之一。 “气冲”句:意谓未入山时气势雄伟,如牛星(即牵牛星)直冲云霄。牛斗二星,在天象上常作“斗柄”,故称。 “衣穿”句:意谓出山后衣衫褴褛,露肘破领。露肘,衣襟不掩肘部。 “更言”句:意谓午夜时分,看见北斗七星中的一些星星,不知道面皮厚薄多少。 【赏析】 《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行行重行行》,其中说
【注释】 偈颂:梵语“偈”的简称,佛教经文中韵文的一种。七十六首: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应如是观察”等二十七个偈子的总称,又称作《金刚般若波罗蜜六百字》,为禅宗主要经典之一。生根:比喻悟道成佛。劫外春:指佛性之春天。斩新:刚刚。拈出:指出。诸人:大家。擘开:分开。华岳:华山的别名。千峰秀:形容华山千姿百态,景色秀丽;比喻佛法深奥、高远。放出:指使万物得以生存,生机勃发。黄河:中国的河流
【注释】: 伏暑未收,指盛夏已过,暑气渐退;金风渐作,秋风开始吹拂。弹指声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门开楼阁,指秋天到了,门打开,可以见到高耸入云的楼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诗的前两句写伏天过后,秋风来临,人们盼望着秋的到来。后两句写秋风扫尽了夏天的炎热,也扫去了人们心中的烦忧,人们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丽景色。整首诗通过写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菊花盛开,茱萸飘香。 到了这个时节,道理自然明了。
我们将这首诗分成四部分,逐句进行解读。 1. 十五日已前明似镜: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十五日之前的月亮非常明亮,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这里,“十五日”指的是农历的十五日,也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而“明似镜”则是形容月亮在十五日之前的状态明亮、清澈。 2. 十五日已后曲如镰: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十五日之后,月亮的形状开始变得弯曲,像是一把镰刀。这里的“曲如镰”形象地描绘了十五日后月亮的变化
【注释】 宝山:指佛教中的灵山。 一片玉:指佛性,即人的本性。 千峰云脱帽:指佛的法身如山峰,无一不是莲花。 九莲峰畔无处藏:指佛法无边,无所不在。 兜率宫中卒难讨:兜率天是佛教所说的欲界六天的第四层,也是最高的一层。“卒难讨”意为很难找到,比喻佛法深奥,难以领悟。 归来打鼓普请看:回到人间后,向人们展示佛法。 盘走珠兮珠走盘:意思是佛法如珠子在盘子里滚动,不断变换,使人目不暇接。 【赏析】
【译文】 至玄至妙,至奥至微。 不可以识识,不可以智知。 与么会得,咈㖃啒㖀。 不与么会,凤林吒之。 注解:至,达到。玄,深奥。妙,精妙。不可以识识,不能通过认识来理解。不可以智知,不能通过智慧来了解。会得,领会。咈㖃啒㖀,违背了这种境界。凤林吒之,对超越境界的人表示鄙视。 赏析:《偈颂七十六首》是一首佛教诗歌,全诗共七十七行,分为四部分,前六十六行是第一部分,最后一行是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