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惜秋华·癸亥除夜无客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春草碧 春天的草地呈现出碧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故人胸次藏三略 老朋友胸中蕴藏着深谋远虑。三略是古代兵法中的一种谋略,这里用来形容他的才智和策略。 鸥鹭小溪边,重寻约 白鹭和鸥鸟在小溪边嬉戏,仿佛在寻找过去的约定。这里的“重寻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千门兵火萧条,回首华亭有归鹤
【注释】 春草碧:春天的野草是碧绿色的。 儒冠不解明韬略:戴儒帽不懂用兵打仗的策略。 云门约:在云门山中相会。 垂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将头下垂以逃避战乱(“垂”即垂头),寄托自己像秋天的鹤一样飘泊不定,生活在荒冷的蕙帐之中,心中怀着对战争的怨恨和悲凉。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指诗人年老体衰,归隐林下,心境仍与当年无异。
【注释】 春草碧:春风拂过绿草,一片碧绿。 岁寒归计曾商略:岁月已至深冬,回归故里的计划已经多次商议。 辜前约:违背了以前的约定。 儒冠已负平生:已经辜负了一生的儒帽,即未能实现做官的梦想。 不羡扬州去骑鹤:不去羡慕在扬州乘着白鹤飞升。 蓬鬓老风霜、心如昨:头发蓬松、满脸风霜,但心情依然如旧。 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只有像郢州那样才华出众的高士,才会被砍伐树木的风所青睐,削去枝叶。 相见向行藏
春草碧,乱离避世无方略。何处可寻幽、须期约。桃源只在人间,争得身轻跨寥鹤。空忆旧欢游、成今昨。 自怜兵后多愁,吟肩头削。老病有孤舟、难安泊。残年但愿相依,尔汝忘形纵狂药。白首待时清、应无乐。 注释: - 春草碧:春天的草地是绿色的。 - 乱离避世无方略:在混乱的时代中,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失去了方向和计划。 - 何处可寻幽:在这个世界里,哪里能找到真正的宁静和隐居之处? - 桃源只在人间
春草碧 紫箫吹破黄州月。簌簌小梅花,飘香雪。寂寞花底风鬟,颜色如花、命如叶。千里涴兵尘、凌波袜。 注释:在春天的草地里,我听到了紫色的箫声,它像吹破了黄州的月亮一样。我听到了小梅花簌簌落下的声音,它们像是雪花般飘落。我独自站在花树下,看着那凋零的花蕾,它们的形态和颜色都和花一样美丽,但是它们的生命却像树叶一样短暂。在这遥远的战场上,我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战争烟尘,还有那些穿着凌波袜的战士们。
【解析】 此为咏物词,上阕写风雨摧花,下阕写倚阑望春,以景衬情。“东风”句承上阕“西城陌”,言风雨摧花;“玉管”三句承下阕“倚阑人”,言凭栏而叹。“故苑”句承上阕“后庭花”,言故地重游,感慨颇深。“落尽”句承上阕“东风”句,言风雨已过,花已凋残。“碧”字点出春草的颜色,也暗含词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 【答案】 译文: 春风中几番风雨摧折了西城的路旁花草,我看不见海棠花红梨花白了
诗句释义: 1. 几番风雨西城陌。 2. 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3. 底事胜赏匆匆,政自天付酒肠窄。 4. 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5.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6. 望中倚阑人、如曽识。 7.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8.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译文: 经历了几番风雨的西城小径, 却再也看不见那鲜艳的海棠和洁白的梨花。 为何要急于欣赏,难道是命运注定我的酒量变窄?
注释: 1. 春草碧色:春天的草地呈现出碧绿色的色泽。 2. 雪洗烧痕尽:经过冬日的雪的洗礼,烧焦的痕迹已经消失。 3. 春将碧色来:春天将带来碧绿的颜色。 4. 行人莫回首:不要回头望去,因为那里有曾经发生的故事。 5. 渡口夕阳催:在渡口等待过河的人看到夕阳西下,时间流逝,催促他们早日过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心理,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 春草碧:春天的草木翠绿。 - 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随着春天的气息生长,看到晴空万里,满目翠色,但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忧愁。 - 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在春风里,有谁望着断桥西塞的远方,心中充满了遗憾和迷茫。 - 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沈万古:无论天涯还是地角,我的内心都无法平息,因为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失落。 - 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曾经在那里送别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春草碧色 - 描述春天的草地呈现出鲜明的绿色,暗示生机勃勃的景象。 2. 细草含愁碧 - 使用“含愁”来形容细草,表现出草的颜色和质感都充满了情感。 3. 芊绵南浦滨 - “芊绵”形容细长的草木覆盖或延伸的样子;“南浦”通常指南方边陲的水边,这里可能是指靠近水的岸边。 4. 萋萋如恨别 - 用“如恨别”表达对别离的情感。这里的“萋萋”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