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不解明韬略。底处是生涯、云门约。垂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岁暮且归来、情如昨。
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门外见仙槎、须停泊。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三岛景长春、寻真乐。
【注释】
春草碧:春天的野草是碧绿色的。
儒冠不解明韬略:戴儒帽不懂用兵打仗的策略。
云门约:在云门山中相会。
垂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将头下垂以逃避战乱(“垂”即垂头),寄托自己像秋天的鹤一样飘泊不定,生活在荒冷的蕙帐之中,心中怀着对战争的怨恨和悲凉。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指诗人年老体衰,归隐林下,心境仍与当年无异。
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晋书》记载,陆机有《文赋》,王羲之为之作注,陆机作《辩亡论》,并请王羲之删定,王羲之不肯,于是改由他的儿子王献之动手。这里借喻作者的朋友也多次向他传授自己的学问。
门外见仙槎:李白诗有《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我欲因之梦方寸,忽闻春雨潇潇时。……何时鸾凤招未得,且向人间探落星?”这里的“仙槎”,即指传说中的神木筏子。
乞与刀圭九还药:相传汉文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乌孙马,武帝问李少君:“何乃一也?”少君说:“此马名天马。身大,一名龙马。身小,名骥马。此马一曰天马,一曰扶桑,一曰腾光,一曰西极,一曰瀚海。《太玄经》曰:天马行地,而自生乎水中。其光曜,殷赫若流星之耀曳于电灭。及去而还顾,则飘风转霄,云雾布散,勃然奋厉,狂飙疾驰,足蹴飞鸟,尾摇流波。翔我旗鼓,薄于太山。左顾右盼,饮涧饮水;既超我师,历块视怪,阅险陟高,旁午合合,经九天,历四海,过昆仑,涉流沙,躬食玉英,饮砥柱,饮三危,历五岳,戏浮丘,饮洛水,饮洧水。饮河洛之清流,食燕代之珍膳,饮涿鹿之淳醪,食涿鹿之野味,食涿鹿之粯饵。食涿鹿之野菜,食涿鹿之旨酒,饮涿鹿之甘泉,食涿鹿之肥牛,饮涿鹿之甘露,食涿鹿之嘉谷。饮涿鹿之甘醴,食涿鹿之肥羊,饮涿鹿之美酒。饮涿鹿之醇醪,食涿鹿之肥犬。”这里以神仙所饮之物比拟作者晚年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篇咏怀诗,通过回忆往日的友情,表达了作者晚年归隐的感慨。
首句点题,写诗人不学军事谋略。颔联写隐居生活,云门山中结庐而居,过着闲适的生活。颈联写隐居生活的寂寞,只有那秋天的鹤才懂得他的心事。尾联写诗人思念昔日朋友的心情,他们多次向他传授学问。末句写诗人晚年的生活,他请求友人为他带来仙槎来接他回去。最后两句以神仙所饮用的甘露比喻诗人晚年的美好生活。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深沉真挚,意境幽远凄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