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注释:残花虽然还有,但已是残春,已经非常可怜了。那堪夜雨溅溅,更让人心伤。道人如果也有惜春之心,赤脚来看也值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残花落尽之时,戏邀道人一同赏花,并作此诗以记之。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三句都是写残花,后一句则宕开一笔,写自己邀请道士来观花。前两句用拟人笔法,将残花拟人化。“尚有”、“已”两个词,写出了残花的无奈和悲凄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残花的怜惜之情
注释: 官人许过一年馀,官行有律不可虚。 此来偶有山中便,愿公叱驭莫徐徐。 译文: 官员答应我一年有余的时间,出行时要按照规矩不能随便。 这次来山中正好遇到机会,希望您能快点儿赶路别慢慢悠悠。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官员出行的期待和要求的句子。诗人通过“官行有律不可虚”表达了对官员遵守规定、按时到达的期待,而“愿公叱驭莫徐徐”则是对官员催促前行的请求,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员的严谨态度和对时间的珍视
雨后蜂忙燕啄泥,野蔷薇过柳华飞。 道人抱艺行天下,好语春鹃似见几。 注释:雨后,蜜蜂忙碌,燕子啄泥筑巢,野蔷薇飘过柳树,如同春天的景色一般。道士带着自己的技艺行走在世间,他善于言辞,就像春日里叫个不停的杜鹃鸟,似乎能洞察人心。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表现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诗人用“雨后”、“蜂忙”、“燕啄泥”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注释: 三界:佛教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是修行的场所,也是修行者所要安顿身心的地方。 那堪:哪里能够忍受。 家火:家庭琐事或家务事。烹煎:使事情变得复杂或繁琐。 吾家:我的家。 幸:有幸。 清凉地:清凉之地,这里比喻清静之地。 枕上:在睡觉时。 从头子细看: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仔细地看。子,同“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好友皇甫道人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祝福。
注释:先生(即刘仲高)自己享受游山的乐趣,用竹杖和芒鞋自己走路。不要问山里的僧人,曹侯溪就是旧时的溪。 赏析:诗人以“自得”二字为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中那种怡然自乐的心情。他游于山水之间,完全陶醉其中,不关心什么名胜古迹,只是随心所欲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不去探求山路的险峻或溪流的幽静,而只是欣赏虎溪的风光。这种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心态,正是他游山所得到的真谛。
注释:春天的景色迅速而过,就像闪电一样,到了这个时候,花儿盛开,天意深重。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仍然感觉春天可惜,希望你能下定决心来追寻。 赏析:这是一首咏春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注释】次韵周提刑出邓鄙五首 其三 过汉东:经过汉东(地名,今河南信阳)。 满意:满足。 一川禾黍拥人香:满河的庄稼香气扑鼻。禾黍:泛指庄稼;禾,即粟,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黍为稷之别名,都是谷物。拥:环绕。 悬知:料想,猜想。岁乐农无事:一年到头农民没有事干。岁乐:指丰收。无事:闲适,没有烦扰。 见:看见。茅檐:用茅草盖顶的房檐,这里指农家的屋顶。压酒尝:在屋檐下压酒品尝。尝:试饮。 赏析:
注释:老僧卧病四告朔,表示老僧因病卧床,已经连续四个月了。 苦无灵药与携扶,表示他非常痛苦,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药物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闻道天麻能肉骨,表示他听说天麻这种药物具有神奇的疗效,可以治愈人的筋骨疼痛。 襄阳耆旧见怜无,表示他在襄阳这个地区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希望能够得到当地长者的帮助和关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老僧因病卧床的痛苦和无奈
蔷薇 蔷薇作架高一丈,准拟春风如许长。 可怜条间一寸叶,中有嫩色三月香。 注释: 蔷薇:一种常绿或半常绿攀缘花,花期长。此诗写的是蔷薇。 蔷薇作:以蔷薇作为。架:架子。高一丈:架高一丈高。准拟:估计,设想。春风:春风指温暖的春天的风。如许:这样、如此。长:长。 可怜:可爱。条间:枝间。一寸叶:一尺长的叶子。嫩色:新的颜色、新的颜色。三月香:三个月的香味
负弩先驰入翠蓝 溪光山绿拥征骖 夜堂数刻谈名理 却胜平生四海参 注释: - 负弩先驰:骑着马,手拿弓箭,迅速进入翠绿色的山林。 - 溪光山绿:形容溪水的光彩和周围山色的绿意相互映衬。 - 拥征骖:环绕着马的骖带,形容景色与马儿相伴。 - 夜堂数刻:在夜晚的书房中度过数个小时。 - 谈名理:讨论哲学或逻辑学的问题。 - 却胜平生四海参:虽然没有像平常一样出海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