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顿有亭前春耐寒,年年扶杖雪中看。 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 注释: 1. 顿(dùn):立刻、突然;亭前:指庭院前的亭子;春(chūn):春天;耐(nài):忍受; 2. 扶杖(fú zhàng):扶着拐杖;雪中看:在雪中行走观赏梅花; 3. 不知(wú zhī):不知道;谢子:这里泛指诗人自己;题诗处:写下诗句的地方; 4. 比得(bǐ dé):比较、相比;王家第几般
【注释】: 两绝句:诗中第二首。 病中:指诗人患病期间。 芒鞋藜杖:穿草鞋,用棍棒当拐杖。 世缘:人世间的缘分。 水火:喻世事。 造物:指自然界的万物。 小儿:喻指自然。 莫相苦:不要互相折磨。 无物可亏成: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破坏。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如下: 病中两绝句 其一 芒鞋藜杖世缘轻,无妄谁令水火争。 造物小儿莫相苦,此中无物可亏成。 译文: 我穿着草鞋,拄着藜杖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久雨偶晴见日": - 关键词: 久雨、偶晴、见日 - 注释: “久雨偶晴”意指长时间的阴雨后,突然有一天晴朗。这里的“偶晴”指的是天气转好的情况,而“见日”则是指看到太阳出现。 2. "浓阴百日漫西东": - 关键词: 浓阴、百日、漫西东 - 注释: 这句话描述的是连续的阴雨天,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挡,光线难以穿透,使得天空显得非常阴暗
【注释】 松轩:在浙江杭州的岳庙,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而建。 匠石营材城市中:匠石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能工巧匠,他善于用斧凿砍伐树木。这里比喻工匠在城市中营建房屋。 幽人:指隐士。 解凭曲几听秋风:解,同“藉”,倚靠;曲几,有弯曲的扶手的桌子。秋天,天气凉了,树叶变黄,容易落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岳庙中的松轩,表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老龙偃蹇据岩壑,匠石营材城市中
【注释】 文字遮人窗闭蝇:指文字的繁复,遮蔽了人们的视野,使蝇虫得以在窗上飞舞。我愁烂漫不可写:形容心中忧愁繁多,难以言表。须上君家快目亭:必须到您的家中去欣赏快目之景。快目:指观赏风景、景色美好的事物。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所居快目亭而作。诗人以“文字遮人”“窗闭蝇”为喻,表达了对纷杂繁琐文字的不满;同时,又因“我愁烂漫不可写”,不得不去快目亭欣赏美景来排遣心中的忧愁。全诗语言平易
【注释】暑湿:湿热的气候。相乘:互相促进,相互助长。呼童煮药:呼唤仆人煮草药。不知方:不知道药方。聊:姑且、暂时。作主张:指决定或选择某种方式。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因病而处于虚弱状态,但依然坚持读书写作,不因病重而气馁。后两句以草木为喻,说明诗人虽病重,却仍能保持乐观心态,以豁达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注释:干枯的树木倒下,可怜它,小阁内诗书自足有余。 日背竹林风过柳,试扶松槛看浮鱼。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观鱼阁所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小阁诗书自有馀”,意思是说在观鱼阁中,虽然只有少量的书和诗,但作者却觉得十分满足。这一句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日背竹林风过柳,试扶松槛看浮鱼”是写他亲自下到池边,扶着栏杆去看那些在水中游动的鱼儿。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这首诗是作者对陈某的回诗。次韵,即用前人的诗句作为自己的诗作的韵脚,这是宋代文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式。陈某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老师,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师生之谊。 首句“袖里楞伽非世书”,意思是说,袖里的楞伽经不是世间的书,这里的楞伽经是指佛教经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法并不是世俗的东西,而是超脱于世俗之上的真理。 第二句“了知乾没未殊途”,意思是说,明白了天地间没有相同的道路
【注释】 谢无逸:作者好友。梅花二首:组诗,共二十首,为作者友人所赋,此为其第二首。王谢:指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这里借指权贵之家。燕子飞:比喻自己受到排挤打击,处境困难。 【赏析】 《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该组诗共分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前两句“闻道香寒卧雪枝,琼楼玉户巧相依。”意思是说听说你因为梅花香而卧在雪中枝头,就像琼楼玉宇中的佳人一样相互依傍
注释:竹木王孙不嗣音,老夫多病转侵寻。可怜一息绝缨会,破坏经年设醴心。 译文:竹林中的王孙已经没有声音了,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只能在这孤独地寻找乐趣。可怜的是,你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破坏了我们之间的情谊。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逝去的好友的追念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朋友离去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感叹生命的无常和友情的易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