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注解】 榴花:榴花即石榴花,夏季开花。安石榴花作意开,是说石榴花开得很旺盛;杖藜聊复为渠来,是说拄着拐杖去摘榴花;何人风味更不浅,是说还有谁能比这榴花的味道更浓郁?屐齿峥嵘付绿苔,是说踏青后,鞋底的木齿被绿色的青苔覆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赞美榴花,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一联,写作者在夏日炎炎时,拄杖来到榴花盛开的园中,观赏榴花,并亲手采摘。 第二联
译文: 听说梅花在严寒中开放,冒着雪寒探春的消息传来。立春刚好是正月初,百花次第盛开不需催。 注释: 1. 闻道:听说。香寒:梅花在严寒中开放。 2. 犯雪开:冒着雪而开放。 3. 驼裘絮帽:穿着骆驼皮制成的毛衣服,戴着羽毛做成的帽子。 4. 探春来:探春的消息传来。探春:春天到来的消息。 5. 王正朔: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春节。古代以干支纪年,王正朔指农历正月初一。 6. 次第:依次
【注释】 1. 次韵:应和别人的诗歌。 2. 吕原明:即吕大防,北宋诗人。侍讲:侍奉皇帝讲读的官。 3. 欢喜四绝句:是宋人吕本中所作的一组诗。 4. 其二:这是第二首。 5. 拾麦:指农民在收获后把麦子放在田头晾晒。 6. 多谢遗馀畀后人:意谓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被后人继承、享用。 7. 负载归来对妻子:指回家时挑着丰收的麦子对妻子诉说。 8. 身是太平民: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天下百姓带来了安宁。
诗句翻译:隋河东下一千里,仆人不知道行李累。 译文注释:听说道,那棵杞树苗现在已经结出了种子,就凭您饱食一顿来创作离骚吧。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送别好友葛茂达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把离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析:这首诗在宋代饶节的诗词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句:黄云千顷起邱山,缾缶村村自往还。 译文:黄色的云雾覆盖了整个平原,如同山丘一般起伏连绵;每个村庄都有酒罐,人们来回穿梭。 注释:1. 黄云千顷起邱山:形容黄云弥漫,覆盖了整个平原,如同山丘一般起伏连绵。2. 缾缶村村自往还:每个村庄都有酒罐,人们来回穿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形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春日即事二首 其一 人言春事经桃李,我欲要之病未任。 昨日强随年少去,看花那复故时心。 注释: 春日即事二首其一 春天的时候,人们常说桃花李花等花木是春天的标志,我想去赏它,但是因为身体有病,不能前往。昨天我勉强随着年轻人一起去观赏了美丽的花朵,但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美景,心中却再也找不回那种往日的感觉。 赏析: 这是作者对自己无法欣赏春天景色的一种感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生机勃勃
【注释】 1. 春日即事二首:作者自题,是组诗的第一、二首。 2. 风光竟岁宜人少:一年中风和景明的时候很少。 3. 乐事惟春取数多:春天里快乐的事很多。 4. 果下小骝君借我:指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果下鸡栖客”句。小骝(liú):小马。 5. 一鞭随意掠烟莎:意思是任凭马儿驰骋,任凭马蹄践踏着路边的烟雾和草丛。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注释:难道就没有能够强醉于阳司业的人吗?难道就没有没有钱的郑广文吗?多次去请求他,但他都没有勤问。今天终于回来了,我愿跟随您。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他的同舍葛茂达还浙东所作。第一首中前两句是说,难道就没有能够强醉于阳司业的人吗?难道就没有没有钱的郑广文吗?这里“强醉”是指对酒当歌,不拘礼法,而“无钱”则是说他贫穷,不能请客。后两句是说,多次去请求他,但他都没有勤问。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冬日书谢氏园壁 瓦缶藏春土脉干,嫣香已谢菊花团。 履声绕尽栏干曲,肃肃松风作暮寒。 注释: 1. 瓦缶(wǎ fǒu):陶器,用来盛酒或食物的容器。 2. 藏:收藏、蕴藏。 3. 嫣(yān)香已谢:艳丽的花已经凋谢,指花朵的芳香。 4. 履声:鞋子踩在石板上的声响。 5. 绕尽:围绕。 6. 阑干(lán gān):栏杆。 7. 肃肃:形容声音清脆而急促。 8. 松风作暮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卧云堂”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该诗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最后指出其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效果即可。这首诗首句点出主题,次句写自己闲居无事,与云为伴;第三句说自己虽然有治国之才,却因政见不合而无法施展;末一句说自己虽有治国才能,却不能像云一样舒卷自如。全诗以云喻人,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抑郁不得志的心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