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注释】 镜上人:僧人。 次韵:和诗。 色声香味心缘触:佛教指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世间一切现象的因缘和合,而“五蕴皆空”为般若波罗密多所证悟之真理。 忍进户檀:忍受着进入佛门。檀,梵语dharma音译,意为佛法。 曹溪一滴味:禅宗认为一滴水可以代表宇宙的真谛。曹溪,即惠能大师所住之地。 乳衣百浣犹闻气:意谓禅定之境,即使经过百次洗涤也仍然能够闻到那一缕气息。 城郭非遥早见烟
诗句释义: 1. 相见无言意已传:这句表达了在没有言语交流的情况下,两人之间的心意已经通过某种非语言的方式传达了。 2. 不谈名利不谈禅:表明诗人与镜上人(或可能是诗的作者)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他们不讨论世俗名利,而是专注于精神上的交流和对话。 3. 静如秋浦翘双鹤: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如同秋天的水塘中两只鹤静静地站立。 4. 清似寒岩落瀑泉:形容一种清新、清澈的感觉
【注释】 朱元方:即朱庆馀,唐代诗人。深明郎中:指深明法师,唐人,与朱庆馀为同社。祇园寺:位于洛阳东郊。有年:大吉之年。庞老:指佛教高僧庞涓(字子房)。投:奉献。马祖:佛教禅宗五祖之一。南泉:禅宗六祖惠能,号南泉。三际:佛教语,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融”通“融摄”,“落”通“落空”。二边:即两边。同社客:指同在寺院中作客的人。团栾:团圆和睦。老婆禅:佛家用语,指男女双修的禅法。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送曾伯容还汉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轧轧篮舆来者谁,朝廷遗此一男儿。 “轧轧篮舆”形容篮子里的车轮声,暗示了曾伯容归乡的情景,“朝廷遗此一男儿”则是说曾伯容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被国家重用。 襟怀朗朗百间屋,局量汪汪万顷陂。 曾伯容胸怀宽广(襟怀朗朗),能够容纳百间屋子;他的见识深远(局量汪汪),能够治理万顷的湖泊
【解析】 “妙处”二句:指佛学中的般若之学,是禅宗的重要理论。般若学认为,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皆有自性,而自性是空的。因此,一切法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有超越这些相对和暂时,才能真正理解万物的真实本性。这两句是说,悟道后能超脱世俗之见,达到无差别的境界。 “为山”二句:意为,造一座山尚且没有成就,何况挖一口井呢? “自了”二句:意谓,自己觉悟,与一切万物同为一体,就像在梦中一样。 “频麾”二句
注释: 1. 山居寡弟兄:住在山上,兄弟不多。 2. 阿师庵就可怜生:阿师的庵就设在我的身边。可怜的是,我在这里孤独一人。 3. 辅车岂但图相倚:辅助的牙齿难道只是相互依靠吗? 4. 独掌从来不浪鸣:独自掌管事情的人从不会无故发出噪音。 5. 野老献谋脩水硙:一个年迈的老人提出修水磨的建议。 6. 山童相唤借茶铛:一个年轻的孩子叫住我,借给我茶锅来煮茶。 7. 年来活计浑成就:这么多年来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名《用朱元方韵寄深明郎中二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其译文如下: 刹那之间转瞬间,光阴已过不停歇。 身如虚舟不系船,魔如敌国漫侵略。 未能以幻还修幻,岂暇将心更用心。 以说为宗遍天下,思公一笑白云深。 注释: 刹那:即刹那间。 念念:时时刻刻。 光阴:时间。 已过:已经过了。 方来:刚刚到来。 不住今:不能停留在这里。 身似:如同。 虚舟
何事先生倦世荣,非贪水碧与山青。 乞身高节恐难遂,捷径浮言固不经。 闻道金丹能化鹤,岂同腐草止为萤。 宰官本是随缘现,不碍他年叩玉扃。 诗词原文及注释 何事先生倦世荣,非贪水碧与山青。 - 解释:何事先生(为何)感到厌倦了世间的荣誉。 - 原因:不是因为贪图山水的清美和青翠。 乞身高节恐难遂,捷径浮言固不经。 - 解释:追求高尚的品格或道德标准可能难以达成
【注释】 放牛归马:放牛归马,比喻将帅宽宏大量。老将军:指诸葛亮(字孔明)。党群:与群众为敌。妙唱挥毫:妙笔生花,即指文采飞扬。高谈奋麈(zhì)堕纷纷:指谈笑风生,言辞激昂。文章千古陶元亮:陶渊明曾作《五柳先生传》,自述其不求当世名位,而以五柳树象征其高尚品格。笔札平生谷子云:指东汉隐士严光。丁宁一大事:再三嘱咐的一件事。魔罥(quàn)每瓜分:形容事情被纠缠不清,无法解决。 【译文】
诗句原文: 冷泉亭下漱甘凉,十里犹余齿颊香。 入境自知风俗厚,到家应觉簿书忙。 好依名教穷真乐,莫指温柔是旧乡。 此理不疑何用卜,谁论筮短与龟长。 注释解释: - 冷泉亭下漱甘凉:冷泉亭,一个清凉的地方,在此处洗濯可以感受到清甜的泉水。"漱"是指漱口,"甘凉"表示泉水的味道既甘甜又凉爽。 - 十里犹余齿颊香:即使走出十里之外,仍然能闻到泉水的香气,形容泉水的芳香久久不散。 - 入境自知风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