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恨山居寡弟兄,阿师庵就可怜生。
辅车岂但图相倚,独掌从来不浪鸣。
野老献谋脩水硙,山童相唤借茶铛。
年来活计浑成就,猿鹤安栖定不惊。
注释:
- 山居寡弟兄:住在山上,兄弟不多。
- 阿师庵就可怜生:阿师的庵就设在我的身边。可怜的是,我在这里孤独一人。
- 辅车岂但图相倚:辅助的牙齿难道只是相互依靠吗?
- 独掌从来不浪鸣:独自掌管事情的人从不会无故发出噪音。
- 野老献谋脩水硙:一个年迈的老人提出修水磨的建议。
- 山童相唤借茶铛:一个年轻的孩子叫住我,借给我茶锅来煮茶。
- 年来活计浑成就:这么多年来,我的生活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 猿鹤安栖定不惊:猿和鹤找到了栖息的地方,它们一定不会感到害怕。
赏析:《和不愚兄庵颂三首》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阿师庵的喜爱与感激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表达了对阿师庵的深厚情感。他感叹自己生活在山中的孤寂,但同时也庆幸阿师的庵就设在他的身边,给他带来生活的慰藉。诗人还描述了与阿师庵相关的人和事,如一个年迈的老人提出了修水磨的建议,一个年轻的孩子叫他去借茶锅来煮茶,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最后,诗人总结自己的生活已经全部安排好了,猿和鹤找到了栖息的地方,它们一定不会感到害怕。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安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阿师庵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