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承谦
【注释】 颓鬟:指梳妆打扮后的发髻。画楼:雕饰彩绘的楼房,这里指高楼。半床:指半倚在床头。合欢裯(diào):用蚕丝织成的绸缎制成的被褥。个中情事:这其中的情意。两回眸:多次回顾。罗袖:衣袖。千点泪:喻泪水很多。玉梅:即梅花,这里借指自己。一窗愁:一窗之内充满忧愁。月寒灯烬思悠悠:月色寒冷,灯光将熄,思念之情难以排遣。悠悠:遥远、无穷无尽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女子独坐空闺
以下是对《浣溪沙十一首 其五》的逐句释义: 1. 剪剪新凉到碧梧 - 诗句解析:形容秋日凉爽的气息如同剪刀般剪裁,轻轻触及碧绿的梧桐树。"剪剪"用来形容凉意的细微与轻柔,"新凉"则是指刚刚感受到的清凉之感。"碧梧"指的是青翠欲滴的梧桐树,这里用作背景或环境的描述。 2. 画阑红子斗樗蒲 - 诗句解析:描绘在精致的栏杆边的红色棋子正在下棋,象征着闲暇和娱乐的活动
【注释】 “衍帘垂”:垂下帘幕,以隔断外界。 一:指第一首。 小阁:小楼。 虚廊:空旷的走廊。 寂寂:空寂的样子。 雪天:下雪的日子。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病弱而面色枯槁,神情不振。 掩双蝉:遮住一对知了叫声的耳朵,形容愁闷的心情。 浅贮暖波温玉蕊:浅浅地存放在暖水里,使玉蕊花散发香气。 倦扶香袖拂冰弦:疲倦地扶着衣袖,用袖子轻轻地擦着冰凉的琴弦。比喻心情烦乱,无心弹奏乐器。 都将:都把,都把…
注释: 听到秋江的断肠声, 美人的双脸生下月痕。 水晶帘内独倾城, 无力腰肢频转侧,有情眉睫最分明。 漫将踪迹比云英。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在秋风中独自倚栏伫立的情景。首句“听到秋江肠断声”以“肠断”形容听到的声音之悲,使人想起杜牧《金谷园》诗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肠断”二字是此诗的关键,它把一个秋夜独倚栏杆的女子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浣溪沙·流浪汉曲十一首·其七》是清代诗人卢青山的一首诗作。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并加上必要的注释: - 银蒜垂垂映绮疏: - 银蒜: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装饰物,形状如细长的银色大蒜,因其颜色和形态而得名。 - 垂垂:形容事物下垂的样子,增添了一种优雅而柔弱的氛围。 - 映绮疏:通过“映”字表达出银蒜在柔和光线下的倒影,而“绮疏”则可能指织物的精美细腻
注释:身材瘦削,风姿娴雅婀娜,种在长亭的树上有千棵。 看到那一缕也让人愁苦不已,更何况这满路青青草色。 香车谁系,征尘都遍,枉自飘烟拂露。 含情终日飐东风,转忆看、画桥飞絮。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相思别离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身”和“姿”,都是指女子;“戍”是瘦的意思,“娴”是静的意思,“娜”是柔美的样子。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这位女子身材高挑,风姿娴雅。她种植在长亭的树上有千棵
注释: 南乡子二首 其二: 迁徙徘徊近前楹,寒月溟蒙酒半醒。 何处叶声吹不定,分明,是否罗裙窣地行。 只隔小中庭,玉轸应传太息情。 从是别来滋味恶,残更,千种伤心梦不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别离相思的词。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下片则写别后的痛苦和难以入眠。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重帘深不卷,香风起,小阁映红薇。 - 关键词: 重帘(双层窗帘)、香风(花香)、红薇(一种花卉) - 注释: 描述了一种静谧而充满香气的室内环境,通过重帘的遮挡和香风的吹拂,营造出一个幽静优雅的氛围。 - 赏析: 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生动描绘了一个安静且美丽的室内场景,为接下来的抒情提供了背景。 第二句:记促坐移时,碧纱窗下,寻欢几度,凉月楼西。 - 关键词: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题: 金菊对芙蓉(即《金菊对芙蓉》) 注释与赏析: - 金菊对芙蓉:这是一幅描绘荷花盛开、菊花绽放的画面。金菊通常指的是黄色或金色的菊花,芙蓉则指粉红色的荷花。两者相遇,形成了一种色彩上的对比和和谐。 - 水墨轻衫,鹅黄窄袖,朝来重试新妆。:描述了诗人清晨起床后,穿着轻飘飘的水墨色衣裙,搭配着鹅黄色的窄袖,重新化了一次新的妆容
诗句原文: 一幅生绡玉不如。 帘波的的见唇朱。 相思飘满莫愁湖。 应是情多频掷眼,何妨载去共当垆?别来曾否忆人无。 注释: - 生绡:一种丝绸,质地柔软光滑。 - 玉不如:形容玉石的光泽不及生绡。 - 帘波的:指窗帘上波浪状的花纹。 - 唇朱:嘴唇涂抹的红色口红。 - 相思飘满莫愁湖:表达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如同相思之情弥漫在莫愁湖畔。 - 频掷眼:频频地转动眼睛。 - 何妨载去共当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