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译文 勃窣烟楼撞却难,乃翁自立尽头竿。 亦留一着让儿孙,二十年来六品官。 注释 - 勃窣烟楼:形容烟雾缭绕的高楼。 - 撞却难:比喻努力尝试但未能成功。 - 乃翁:对年长者的敬称。 - 尽头竿:喻指人生道路的终点或极限。 - 输儿子:这里可能含有一种委婉的说法,意味着把位置和机会留给儿子。 - 二十年来六品官:表明作者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六品官职。 赏析
注释:想要画出少室山的轮廓,但总觉得缺少了三分。因为有清冷的月光,所以没有点上云朵。 我结草亭在深树里,幽静的山中,清澈的河水流淌,仿佛是太玄的文章。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少室山的轮廓勾勒出来,同时借助月光的清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中的“自结草亭深树里”,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场景。这里的“幽山淡水太玄文”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写作龙山一抹烟:描绘龙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意境。 2. 才看春雨又秋天:诗人刚一抬头就看到了春天的雨,接着又迎来了秋天,季节更迭,景色各异,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3. 三年饮此桃溪水: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三年”,意味着他在这个地方已经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桃溪水是这个地方的象征,它见证了诗人的许多回忆和情感。 4.
沈孝廉继母节颂 天桥夜坼婺光起,愁鸿泣尽芦花水。 冢中韩重宁孤栖,鬼声啾啾乞无死。 养血血飞成羽鳞,潜蛟快舞双龙子。 霞文欲聚霜华消,但望怀清台气美。 注释: - 天桥夜坼(chè)婺光起,愁鸿泣尽芦花水。 - 天桥:古代传说中的桥梁,此处借指某种象征性的结构或桥梁。 - 婺(wù)光:婺水之光芒,婺水为古地名,这里泛指明亮的河流。 - 愁鸿:形容雁群因思乡之情而悲伤,此处比喻哀伤的鸟群。 -
【注释】 天生:天赋,自然赋予。彩笔:指文学才华。列明霞:如列朝霞,比喻文才出众。袐(zhì):同“挚”,古代一种书简。三十车:指文集之多。便到:即“一到”。洛阳:古都城名。第一:指诗誉最高。去冬先发牡丹花:指去年冬天就已写成《牡丹诗》三首,并刊印行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元亮时所作。诗人首先赞美了元亮有“天生”的“彩笔”,接着写其文章之富,然后写元亮赴任洛阳的情景。全诗以赞颂为主
皇极门颁历 凤阙开彤旭,猊炉散紫烟。 六阶齐度纬,七政转玑璿。 甲历龙缠改,寅宾象魏悬。 明时功在革,资始义承乾。 黑帝威初试,东皇信早传。 周官新月令,甘氏旧星篇。 人继羲和后,书成蓂荚前。 庚先三日戒,贞下一元旋。 图箓符垂赤,干支德应玄。 兴王惟省岁,太史又编年。 赐出黄星曜,披看绿字鲜。 因知天历数,如日起虞渊。 注释: 皇极门颁历:皇极门颁布历法。 凤阙开彤旭
曹娥祠 浪影日夜翻,一翻一酸楚。 凭舟认碑气,神童而庙古。 屃汗洗籀文,虫口笺痛谱。 健哉十四姝,胫走天吴府。 载沉复载浮,潮汐共吞吐。 神人相媚时,波心五月五。 盱有技绝伦,媚神以妙舞。 神何以报之,媚盱以死女。 不由盱有女,那知娥有父。 一浪使盱腐,再浪使娥俎。 谁云死娥处,不是生娥所。 茫茫忠孝魂,入水即水主。 近从西江头,割来涛一缕。 一衣带水耳,翻出奇如许。 注释: 1. 浪影日夜翻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第一句:“石容何岸草何芳” - 这一句表达了对画作中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石容"可能指的是画中的石头,"岸"则指岸边的环境。"草何芳"则是在询问这些草是否真的像诗人所想象的那样美好,这里的“芳”字用来形容花草的美丽。 2. 第二句:“二者离奇孰可降” - 此句进一步探讨了画作中两种元素的对比关系。"离奇"意味着奇特、不寻常
注释: 上将星光依太微,隆墀召虎拜稽时。 此来不是闲钟鼓,为听彤弓三奏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李襄城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仰之情。 首句“上将星光依太微”,用星空中的太微来比喻李襄城的地位和声望。上将星高照,犹如太微之星,表明他的官职显赫,地位崇高。太微,即天枢星宿,古人认为它代表着天子,故用以比喻李襄城的尊贵身份。 次句“隆墀召虎拜稽时”,“隆墀”意为高大的台阶
注释: 玉节纷披妙鬘云,潮音端的是声闻。 玉节,指皇帝的符节,泛指皇帝的诏令。妙鬘(màn)云,指佛像,泛指佛教。潮音,佛家语,指佛法。端,正。声闻,佛家语,指听到佛法的人。 可知佛日辉如此,海不扬波为圣君。 佛日辉,指佛光普照,比喻圣德如日月之光。海不扬波,形容海波平静,比喻圣德如海,能使天下太平。为圣君,指君王有圣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朝廷使者的赞颂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