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
【解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全篇以“采莲”为线索,写一个女子在采莲时触景生情,由乐而生悲,由喜而转忧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不幸的哀怨。 其一,“人言妾似花”,此句点明题意,即诗人自比为一朵荷花。“人言”二字,是说别人议论纷纷,认为她美如莲花。这既是对自我美貌的自评,也暗示了丈夫对她的喜爱。“妾”字,指诗人自己。“似花”二字,既表明了诗人自己的形象美,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其二
【注释】 1. 幽人:隐士。 2. 卧:躺着。 3. 偏:倾斜,偏倚。 4. 飒飒:形容风声、雨声等声音的声响。 5. 苍龙吟:指山间松树的响声。 6. 千山响风雨:形容风雨之声遍布群山之中。 【赏析】 此诗为隐居山林者所写,表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然。首句“幽人卧松云”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隐士形象,他躺在松树和白云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二句“偏向云深处”
诗句: 芙蓉照碧波,湛湛弄清影。 何如舟中人,笑对菱花镜。 注释: 芙蓉:荷花的一种,常指代荷花。碧波:清澈的湖水。湛湛:明亮的样子。清影:指荷花的影子在水中清晰可见。 何如:如何;怎样。 舟中人:采莲女们。笑对:对着镜子微笑。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首句写荷叶与荷花的绿色相映成趣,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第二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采莲女子的美丽动人
【注释】 物在人亡:事物已经消亡,而人却还活着。 风月残:景物已非,月光已散。 遗草:指张仲师的遗稿。 墨花寒:墨迹犹存,颜色已淡。 露冷猿啼夜:露冷,天色已晚;猿啼,猿猴叫声。 展向灯前不忍看:把张仲师的遗稿展开放在灯光之下,不忍观看。 【赏析】 《刻张仲师遗稿感赋》,这是诗人对友人张仲师生前作品的怀念。 “物在人亡风月残”,此句写景中见情。张仲师生前喜爱梅花,并作有一首《梅花》诗
采莲曲其一 小姑戏弄潮,扁舟大于掌。 手持青玉枝,撑入荷花港。 注释: - 小姑:这里指的是年轻的女子,泛指少女。 - 戏弄潮:在水上嬉戏玩耍。 - 扁舟:小船。 - 大于掌:形容船非常小。 - 青玉枝:用青玉石制成的树枝。 - 撑入荷花港:把船撑进了荷花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夏日景象,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夏日荷花塘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没有直接描述荷花,而是通过对小姑戏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夏夜宿表兄话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翻译: 扶离染就罗裙茜,江妃笑上芙蓉殿。 扶离是一种染料,这里指用扶离染就的罗裙。江妃是指江水的精灵或化身,这里用“笑”来形容江妃的神态。芙蓉殿是荷花盛开的宫殿,这里指夏天的景象。 亭亭翠盖倚酡颜,秾李夭桃叹衰贱。 亭亭翠盖指的是茂盛的荷叶,倚酡颜表示荷花倚靠在荷叶上。秾李夭桃指盛开的李树和桃树,它们都因为季节而凋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1)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感情。这是一首送别诗。“子”指女子,“木兰舟”,泛指船。“荷花浦”,泛指渡口。“解迎人”,荷花迎人而开;“含愁”,荷花含着愁怨。“花笑人含愁”句,写离别时,她含着一腔的愁绪,看着荷花微笑,而自己却含着眼泪;“人恨花无语”,“花笑人含愁”,都表现了她的忧愁与怨恨。“徘徊水云间”,写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忽地妒风雨”两句
译文 春风拂面情意浓,春泥染衣行囊重。 长安道远波涛阔,浪子漂泊心难宁。 喜逢平生亲朋聚,酒醉杨树乐陶陶。 下马倚草休长叹,畅饮欢歌忘尘嚣。 何知离愁如此深,醉酒忘忧天地宽。 愿借龙精显神威,雌雄共斗敌妖孽。 东海长鲸遭天戮,西山妖魔命丧地。 不求名传青史册,但愿雪耻报国恩。 此志永铭心不渝,生死与君共患难。 注释 - 春风飘客情:春天的微风中充满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 春色泥行李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于谦所作的《咏煤炭》。 注释: 1. 辛苦遭逢廿载兵:形容战争的残酷,百姓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2. 双眸凝泪望神京:眼睛因为思念而流泪,望向京城。 3. 明朝又是清明节:明天又是清明节,人们会扫墓祭祖。 4. 麦饭谁供十五陵:在古代,人们会用麦饭祭祀皇帝的陵墓(即“五祀”之一)。 译文: 在漫长的二十年里,我经历了无数的战火和苦难。今天又是清明时节,我凝视着远方的京城
注释: 露水打湿了梧桐树叶,容易使其凋零。夜晚观看银河在桥上流动旋转。 为什么天上的道路容易形成桥梁,而人间的道路却那么艰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与天界差异的感慨。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露水打湿了梧桐树叶,使其容易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次句写夜观银河,感叹其变幻无常,如同人间的道路一样艰难曲折。最后一句则是反问,为什么天界的道路如此容易形成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