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浩
【注释】 碎米荠,野菜。布谷鸟,一种小鸟。想为民饥天雨粟,比喻官仓的粮食如天降之雨,使人民免遭饥荒。 官仓一月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官府每月只打开一次仓库,而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生生不息,是取不尽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官府救济民饥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府救济百姓的感激之情。全诗以“碎米荠”起兴,借物喻人,将官仓中的粮草比作天上的雨露,滋润着人民的心田。接着又用“官仓一月一开放”
《野菜谱·其五十》板荞荞 注释: 1. 板荞荞兮吾不识:指不知道什么是板荞荞。板荞荞是一种植物,我不认识它。 2. 出无路兮入无室:指没有出口的地方,没有入口的房屋。形容处境艰难。 3. 将学道兮归空山:打算学习道教,返回空旷的山上。 4. 草为衣兮木为食:用草当衣服,木头当食物。比喻生活简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对未知事物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注释】 草鞋片:用草做成的鞋底,象征清贫。甘贫贱:心甘情愿过着清贫的生活。 不踏软红尘:指不涉足繁华的世俗世界。常行芳草茵:常在芳草中行走。芳草:香草,这里比喻隐逸之地。 从教恶且敝:即使遭遇邪恶和破旧。忍向泥涂弃:忍受被抛弃的痛苦。 一任前途阻且长:任凭道路崎岖漫长。着:穿。趁热肠:保持热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草鞋片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野菜谱 其五十五 牛尾瘟这首诗描述了牛尾瘟的严重性,以及它对乡村的影响。首句“牛尾瘟,不可吞”,意味着牛尾瘟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需要坚决避免。第二句“疫气重,流远村”,表达了疫气的扩散范围非常广,已经影响到了远处的村庄。第三句“黄毛㹀,乌毛□,十庄九疃无一存”,描绘了疫情中农村的景象,田地里没有牛,也没有种田的人。最后一句“摩桫犁耙泪如涌,田中无牛更无种”进一步描绘了疫情带来的困境
注释: 鹅观草,满地青青鹅食饱。 鹅观草生长在田野里,绿色的叶子覆盖大地,大雁吃光了它的粮食,鹅观草。 译文: 野菜谱 其五十四 鹅观草 鹅观草,满地青青鹅食饱。 土地荒芜,无法耕种,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鹅观草的种子被大雁吃光了,剩下的只是一些枯萎的叶片在地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荒废景象的诗,通过鹅观草的枯萎和大雁的捕食行为,形象地展现了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情景。诗中的鹅观草
【注释】 老鹳:一种水鸟。 筋:指老鹳的腿骨。 蚁垤(dié):蚂蚁筑成的土堆。 【赏析】 《野菜谱》是元代诗人马端临的作品,共五十二首,内容多为野味、山珍等食物的制作方法。此诗为其中的第五十三首,名为“老鹳筋”。 第一句“老鹳筋”,点明主题,即老鹳的腿骨。第二句“老鹳筋,老鹳筋,去年水涸无纤鳞”则是在描述去年老鹳筋所在的水域已经干涸,老鹳没有踪迹,只有老鹳的腿骨还留在水中
【注释】 抓抓儿:一种野生植物。 水湄:河边,水边。 瓦松:多年生草本植物。 【译文】 抓抓儿生长在河边,就像新出土的瓦松。 要知道它可以吃却不能抛弃,不能止痒只能充饥。 【赏析】 此诗描写了抓抓儿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于野菜的珍视和喜爱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抓抓儿的生长环境,即水湄旁的河边。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抓抓儿的特点,将其比作新出土的瓦松,以此来突出其独特之处。第三句则提出了一个观点
注释: 野萝卜,生长在陆地上,不是蔓菁,就像萝卜。 寻找它并不难,烹饪也很容易熟,饥饿时吃它胜于吃粱和肉类。 译文: 野萝卜,生长在陆地上,不同于蔓菁,就像萝卜一样。 寻找它并不困难,烹饪也很容易熟,饥饿时吃它胜过粱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描写了野菜谱中的一道菜——野萝卜。诗人通过对野萝卜的描写,展现了它的美味和营养价值。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野萝卜比作其他食物
野菜谱 其六十 雀舌草 雀舌草,叶似茶,采之采之溪之涯。 译文: 这是一种叶子形似茶叶的植物,叫做雀舌。 我采集了它的叶子,采集到了它的溪边的岸边。 路上口渴不能前行,四处寻找却找不到人家
野菜谱 其五十七 兔丝根兔丝根,美可尝。 千万结,如我肠。 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不停止嘴,肠子细食多会死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