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渔父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注释: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汛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汛中,早已塌没。 赏析: 《渔父》是屈原的诗作,描述了屈原被放逐后与渔父的对话。屈原坚持清白却遭世俗排斥,而渔父提出应随世推移。屈原宁死不受世俗污染,渔父则唱《沧浪歌》表达灵活适应的态度后离去
注释:渔父词 沽酒烹鱼倚晚汀,短篷听雨醉还醒。 闲舒老脚和云卧,未许旁人拟客星。 译文: 渔父词 沽酒烹鱼倚晚汀,短篷听雨醉还醒。 闲舒老脚和云卧,未许旁人拟客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父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渔父的描绘,表达了对渔父生活的赞赏和对渔父精神的赞美。 首联“沽酒烹鱼倚晚汀,短篷听雨醉还醒。”描绘了渔父在傍晚时分,沽酒烹鱼的情景。他倚靠着小船,听着雨声,喝着美酒,时而醉酒
注释:你家乡的水是我家乡的水,渔船是你的家。白蘋风外钓丝斜,风吹动的水面和渔竿。樵青自作沧浪调,樵夫自编渔歌,在水边吟唱。惊起双凫出浪花,惊飞的野鸭从波浪中飞起。 赏析:这是一首写渔民生活情趣的词。作者用白蘋、沧浪这些词语来表现渔民的生活环境和特点,以渔父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对渔民生活的向往之情。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水是侬乡舟是家,渔船是你的家;白蘋风外钓丝斜
【注释】沧洲:水边。渔父:指打鱼的老头儿。沙头野饭:在沙滩上用野餐。蓬里天凉自吹笛:在船篷里乘凉吹笛。荻花枫叶:江边的芦苇和枫树树叶。溪边云月长相待,世上功名安足论:溪边的云彩和月亮总是互相陪伴,而世间的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呢? 【赏析】《渔父》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一个渔翁在烟波浩渺的沧洲上悠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渔父那种“世外桃源”式生活情趣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恬淡,风格清丽
《渔父词二首》其二,赵孟頫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渔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意解读: - 寄一蓑:渔父将自己简陋的衣物称作“一蓑”,这既是对自己朴素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简朴生活的一种赞美。 - 扁舟随日钓烟波:扁舟在日落时分随着水面上的烟雾飘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体现了渔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
有生踪迹寄沧茫,身着蓑衣住水乡。 不识王侯高第宅,片篷高厂午风凉。 译文:人生的道路充满未知,我们就像渔夫一样,穿着蓑衣,住在水边。我们不需要去认识那些富贵之家的豪宅,只需要享受片刻的宁静,享受那片片的帆篷和清凉的午后微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渔父生活的词。首句“有生踪迹寄沧茫”,描绘了渔夫的生活轨迹,他们漂泊于茫茫的水天一色之间,生活简单而自由。接着
注释:我居住在白水茫茫的家园,船头明月映照着芦花。晚风吹醒了我在江湖中的梦,于是收起渔竿,在夜里煮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期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首句“白水茫茫是我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第二句“船头明月照芦花”则通过明月的倒影,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第三句“晚风吹醒江湖梦”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渔父词 其三 黄梅岭下是侬家,白石矶边把钓车。 友麋鹿,侣鱼虾,不在山颠即水涯。 注释: 黄梅岭:地名,位于今湖北黄梅县,为长江支流汉江的发源地。 侬家:我的家乡。 白石矶:地名,位于今安徽安庆市,是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也是皖河古渡口之一。 钓车:一种用来钓鱼的木质车。 友麋鹿:以麋鹿为伴。 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 赏析: 此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创作的《渔父词·其三》的一部分
诗句原文: 白石矶头春水流,朝朝暮暮伴沙鸥。 山渺渺,水悠悠,笑杀磻溪下直钩。 注释解释: - 白石矶头春水流,朝朝暮暮伴沙鸥:在春天的清晨和夜晚,清澈的河水从白石矶头流过,周围漂浮着各种形状的沙洲,一群群白色的鸥鸟在水面上游弋。 - 山渺渺,水悠悠:远处的山峦在视野中显得非常渺小,而流动的河水则给人一种无尽的宁静感。 - 笑杀磻溪下直钩:这里的“直钩”比喻渔父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又满足
注释 大江:指长江。 江西去是:江西流入长江的地方。 庐山云白山:庐山云雾缭绕,山色如雪。 青罨画间彭:罨画,一种绘画艺术,这里指庐山的山水画。 蠡泽海门关:蠡(lí)泽,今安徽省合肥市西的大泽,古称巢湖,又名五老池;海门关,指位于庐山东南面的关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庐山风景的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自己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词以“渔父词”为题,借渔民的口吻来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