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渔父人不识,日暮移舟烟水寂。
沙头野饭暂维稍,蓬里天凉自吹笛。
笛声嘹喨度江门,荻花枫叶满秋村。
溪边云月长相待,世上功名安足论。
【注释】沧洲:水边。渔父:指打鱼的老头儿。沙头野饭:在沙滩上用野餐。蓬里天凉自吹笛:在船篷里乘凉吹笛。荻花枫叶:江边的芦苇和枫树树叶。溪边云月长相待,世上功名安足论:溪边的云彩和月亮总是互相陪伴,而世间的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呢?
【赏析】《渔父》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一个渔翁在烟波浩渺的沧洲上悠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渔父那种“世外桃源”式生活情趣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恬淡,风格清丽,语言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首句“沧洲渔父人不识”,起笔不凡,点出沧洲渔父这个人物。沧洲,即水边,也就是作者所要描述的地方。这句诗看似简单,其实暗含深意。沧洲是一个泛指,它既可以指江边的水草滩涂,也可以指湖上的芦荡沙洲。诗人在这里用一“沧”字,既写出了沧洲的广阔,又暗示了渔父生活环境的艰难。“沧洲渔父”,既是题目,又是诗眼。诗人通过“沧”字,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渔父身上。
第二句“日暮移舟烟水寂”,紧承上句,写渔父的生活画面。这里,“日暮”是指太阳西沉的时候,“移舟”则是指渔父在夕阳下收拾渔船,准备回家。“烟水寂”三字,更是为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寂静、几分幽静,让人仿佛听到了渔火点点,看到了渔舟归航,感受到了渔父生活的平淡与悠闲。
第三句“沙头野饭暂维稍”,描绘了渔父在沙滩上用野餐的情景。这里的“沙头”是指沙滩上的一块地方,“野饭”则是渔父从海里捕到的鱼,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便成了美味的野餐食品。“维”,在这里有“坐”的意思,而“暂”则有“暂时”、“偶尔”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渔父偶尔会在沙滩上坐下来享用一顿自己捕获的美食。
第四句“蓬里天凉自吹笛”,进一步描绘了渔父在船上吹笛的情景。这里的“蓬里”指的是船篷里,“天凉”则是指天气凉爽。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渔父在船篷里乘凉时吹起了笛子。这一细节描写,使得渔父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充满了生活气息。
第五句“笛声嘹喨度江门”,描绘了渔父吹笛时的情景。这里的“江门”指的是江河之间的关口,也是渔夫们休息的地方。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渔父的笛声嘹亮地穿过了江关的上空,传到了远方。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渔父的技艺高超,也让渔父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第六句“荻花枫叶满秋村”,描绘了秋天乡村的景象。这里的“荻花”指的是芦苇的花,而“枫叶”则是指枫树的叶子。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荻花和枫叶覆盖了整个秋天的村庄。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也为渔父的归家之旅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一句“溪边云月长相待,世上功名安足论”,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这里的“溪边云月”指的是溪边的云彩和月亮,它们相互陪伴着,永远不会离开。而“世上功名”则是指世间的功名利禄。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比起这些世俗的追求来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父那悠然自得、远离尘嚣的生活。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的情感态度。整首诗既有优美的画面,又有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