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亮
【注释】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舒和:指祭祀天地、社稷、宗庙时所唱的乐歌。郊,祭祀天地,称大祀;庙,祭祀祖先,称中祀。舒和,和谐美好。坤道降祥和庶品:坤道,大地。降祥和,降下吉祥和美。庶品,众物。灵心载德厚群生:灵心,神灵之心。载德,载运德性。厚群生,使万民富足。 水土既调三极泰:水土既,水土已。既,已经。三,指上、中、下三个方位,即天地四方。调和,指阴阳五行的和谐。三极,指天、地、人三者。泰,安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意象和炼字等。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全诗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每句诗句进行赏析。 ①美报崇本:美好的报答崇高的根本。 “崇”:尊崇,尊重;“本”:根本,基础。 ②严恭展事:庄严恭敬地完成祭祀的大事。 “展事”:完成祭祀的大事。 ③受露疏坛:接受露水洒祭神位之前在坛上排列祭品。 “受露”:接受露水,古代用玉瓒盛取,以供献于天神。 ④承风启土:迎着微风开启祭地之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具体到本诗,需要从诗歌的意境、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译文:祭前察看牲体,黎明时分献上俎豆。沐浴香草整饰帽弁,仪式顺序井然有序。盛大礼仪一一陈列,美好音乐备而奏起。歆享我的美德馨香,胜过稷黍之馨馥。 (2)赏析一:首联写“视牲”和“奉俎”。“视牲”指在郊庙祭祀前察看牲体,这是祭祀前的重要准备。“质明”指日出之时,即天大亮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在古代中国,经历了一场政治动乱之后,终于迎来了和平与繁荣的时期。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过去混乱时期的痛苦回忆。 1.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昔日在炎运终结之时,中华大地一片混乱) - "炎运"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一特定时期,可能是指周朝末期或汉末等。"终结"意味着结束或完成。"中华"指的是中国。 - 这句反映了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注释】: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祀圜丘祭天之乐章。此诗是祭祀圜丘的颂歌,歌颂了皇帝功德广大,福祚绵长,祈天永保社稷。全篇以颂扬帝王功德为旨,语言典雅、庄重。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歌奏毕兮礼献终”,描绘了皇帝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庄严的场景。这里的“歌奏”指的是祭祀时的歌唱仪式,而“礼献终”则表明祭祀活动即将结束。 第二句“六龙驭兮神将升”描述了皇帝乘坐六条龙的辇车
【赏析】:这是一首祈求丰收的乐歌。上句写太社神在九谷五稼发生之时降临,下句写阴气极盛而阳气乘之,万物畅茂,庄稼丰收;三句写以纬武经文之功德来使天地景化,四句写登高祭祀,祈求吉祥。 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舒和·其二 《诗经》云:“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大)王,指后土皇孙帝喾,是上古的圣明君主。《毛诗序》说:“《载见》者,王后亲迎于宗子之堂,见于父祖之所,敬慎其所不睹也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朱鸟开辰,苍龙启映。 - 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鸟,此处指代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 - 辰:星宿名,这里特指辰星,即牵牛星和织女星所在的星座。 - 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动物形象,代表东方,象征着春天、生机和活力。 - 启映:开始显现或出现的意思,这里指天空中的星辰开始闪烁。 - 译文与注释:清晨的阳光照耀大地,东方的星辰开始在天空中闪烁。 第二句 大帝昭飨
解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郊庙歌辞享先农乐章咸和”,它属于古代中国祭祀活动中的一种,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农业神(通常指神农或帝尧)的敬仰和感激。以下是每句诗句的分析: 1.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 这句话强调的是农业的重要性和开始。"粒食"指的是谷物,"始"意味着开始,"农"是农业的简称,"所先"表示首要任务。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农业生产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因此被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2. 古今攸赖
【注释】 绀筵:深红色的筵席。 彩:彩色,指彩绘。 宝图:宝盖。 吐绚:绽放光彩。 凤管:凤凰管乐器,即笙管。 晨凝:早晨凝聚。 云歌:云中歌唱。 晓啭:早晨婉转的鸣声。 虔:诚心诚意。 蘋藻:香草,这里指祭祀用的祭品。 虔申:恭敬地献上。 桂奠:用桂花制作的祭品。 百谷:百种谷物。 斯登:丰登之兆。 万箱:一万个木箱。 攸荐:所进奉的贡品。 赏析: 这首乐章是唐代宫廷宴享时的歌舞曲名
【注释】 舒和:指《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舒:舒展,宽舒;和:和谐。 皇坛路:祭天的大路。 编珠流彩:形容祭器中彩色丝帛的光泽。 已奏黄钟歌大吕:已演奏完黄钟、大吕两律的乐曲。 还符宝历祚昌年:恢复符瑞,显示吉祥,使天下太平。 【赏析】 此词是歌颂祭祀天地神灵的盛大典礼。首句写祭天大路的庄严,第二句写皇帝祭祀天地神灵时的盛况,第三句写演奏的音乐,第四句是颂扬国家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