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 译文: 游人卖药罢,徐步反江干。 行吟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晨华照城阙,参差复郁盘。 千门含日丽,万雉映霞丹。 云开承露掌,吹动相风竿。 游童轻薄少,鲜服鵔鸃冠。 花开傅粉晏,尘起副车韩。 屡投双飞剑,曾操两色丸。 挂玉要游女,弹珠落矫翰。 信美非吾乐,何事久盘桓。 欲动南登咏,还谣北上难。 眷言思旧友,徂远路漫漫。 燕陲望楚服,天际与云端。 棹发吴涛上
月色清冷独照闺房,夜深更显得漫长。 霜白的纨扇依然遮住了窗扇,露水珠子还没有飘散清香。 解下丝带感到愧对连理枝,拉起被子愧对鸳鸯被。 谁能说我们没有相识时?如今却守着空床空床。 注释: - 月净闺偏冷:明亮的月光使得闺房更显冷清。 - 更深夜转长:夜晚更长了。 - 霜纨犹掩扇:白色的纨扇(一种古代的扇子)仍然遮着窗户,表示室内光线较暗。 - 露縠未飘香:露水形成的薄膜(縠)尚未散去
【赏析】 《敦煌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第二首,写登高望远的情思。 极目眺修涂,平原忽超远。心期在何处,望望崦嵫晚。 注释:极目远眺着漫长的路途,忽然觉得脚下的平川也变得遥远无边;我内心的期望究竟在何方呢?只有遥遥望着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心中无限感慨! 赏析:此诗以“极目眺修涂”起句,点出诗人登高望远的兴致,而“平原忽超远”又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哲理思考。从后一句看
酬答陆常侍的诗: 相识已经四十余年,分离却有万里之遥。 您留居五湖之间,我则去往三河之岸。 您的才华已凋落殆尽,而我仍在艰难挣扎。 为什么说西北的云彩是无情之物? 又怎能再次见到东南的美好景色? 我们深厚的交情不会忘记,欢乐的酒杯里盛满美酒。 赠予你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感,奇丽的音律超越流俗的音韵。 追想我们共同度过的中岁时光,如今只能在这里相会。 思念之情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
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 客行万馀里,眇然沧海上。 五岭常炎郁,百越多山瘴。 兼以劳形神,遂此婴疲恙。 桐雷邈已远,砭石良难访。 抱影私自怜,沾襟独惆怅。 毗城有长者,生平夙所尚。 复藉大因缘,勉以深回向。 心路资调伏,于焉念实相。 水沫本难摩,乾城空有庆。 是生非至理,是我皆虚妄。 求之不可得,谁其受业障。 兹力诚难量
``` 御柳长条翠,宫槐细叶开。 还得闻春曲,便逐鸟声来。 注释: 1. 御柳:皇宫内的柳树。长条:长长的枝条。翠:翠绿色,指颜色翠绿的柳条。 2. 宫槐:宫廷内的槐树。细叶:细嫩的树叶,形容槐叶细腻。开:开放,展开。 3. 还得:还必须。得:动词,需要,必须。闻春曲:欣赏春天的歌曲,这里指的是听到关于春天的音乐或歌曲。 4. 便:于是就。逐:追随,跟随。 5. 赏析:
【注释】 纪辽:指纪晓岚,字尚忠,号青主。清代著名学者,官至内阁学士。 天威:皇帝之威严。 信次:指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纪氏”和“晓岚”。 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重臣。 兑:古代一种货币单位,一缗为一百钱。 合爵:指《四库全书》编修过程中,纪晓岚与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三人同在编纂馆共事。 丰沛:指汉景帝之子刘启,即汉武帝。 比屋:指百姓。 降尧封:指百姓们纷纷到皇帝那里去请求赐福。
注释 长途望无已:指在长途旅行中,看不到希望,形容旅途劳顿。 高山断还续:指高山连绵不断,如同断了又续。 意欲此念时:意指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或愿望。 气绝不成曲:形容意志不坚定,无法形成完整的旋律或计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漫长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长途望无已"表达了旅途的疲惫和迷茫,"高山断还续"则形象地描述了连绵不断的高山,暗喻人生的起伏和艰难
辽东浿水事龚行。俯拾信神兵。欲知振旅旋归乐。为听凯歌声。 注释译文赏析: 纪辽东二首 辽东(今辽宁辽阳市)的浿水,治理得很好。我站在岸边,俯身就可以捡起那些被神力降服的信使。想要知道军队凯旋的快乐和喜悦,就听听胜利的歌声吧。 十乘元戎才渡辽。扶濊已冰消。讵似百万临江水。按辔空回镳。 十乘战车刚刚渡过辽河。扶濊的冰雪已经融解了。哪像百万大军在江水中徘徊。马不前进,缰绳却空转着
注释:柳叶变黄知道节气的变化,草色绿了就知道春天已经回来。复道上云影笼罩着,高楼重檐照在太阳的光辉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首句“柳黄知节变”,通过柳树的颜色变化,暗示了春季的到来。第二句“草绿识春归”,则直接点明了春天的到来。整首诗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