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
注释:故乡云满,芳草迷蒙;江东、江西的人都在分离。几日之后,征船就要离开洪都(今南昌);清远驿前,我听着子规的啼叫。 赏析:诗人与吴尊师同游赣江一带,因怀念故乡而作此诗。首联写景,“云满”“芳草”,是故乡的景物。“迷”字,写出了芳草的茂盛,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写离愁别绪。诗人与吴尊师同游赣江两岸,但因为离别,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哀伤之情。颈联写诗人即将启程离开洪都
【注释】 泊:停船。宫步门:宫门,即皇宫大门。 人归石城边,鸟没白沙尾。 秋风凉萧萧,波静月如洗。水凫栖不定,半夜犹飞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边夜景的诗。开头两句是实写,“泊”“宿”是动词,分别指停船和住宿;“石城”、“白沙”则是实处地名。接着三句是虚景,用“人归”“鸟没”来渲染夜深人静的气氛,而“秋风吹萧萧”,则又使人联想到凄清寒冷的天气,“波静月如洗”,更显出夜色的幽美。最后三句是实景
崇山游 祈仙古观摩空青,手持铁杖山中行。 浮丘真人不可见,窈窈万谷酣秋声。 扪萝直登六七里,下頫世间真井底。 雷霆震动猎云硠,奕奕灵光夜深起。 尊师有道虎狼驯,瑶草满地山如春。 仙公不归鹤自语,老木夹路龙生鳞。 邓卿顾我三叹息,沧海蟠桃几时得。 千年虎魄尚可餐,会见红颜生羽𦐂。 译文: 我攀登崇山峻岭,寻找仙人的踪迹,只见一座山峰巍峨壮观,仿佛是观摩空青山一般。我手拿铁杖,在山中行走。然而
【注释】子规:杜鹃 啼:鸣叫。征梦:征夫之梦,指在外为官的人梦见家乡的亲人。潇湘浦:今湖南长沙附近一带,是唐代诗人贾至的故乡,也是李白的流放地。胡为:何苦,为什么?重来:再来。春树:春天的树,这里指柳树,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 【赏析】此篇乃写征人思归。开头两句写子规鸟在月低时叫唤,勾起了征人对远方妻子的思念;后四句写妻子想念征人,盼望他早日归来。诗中用“子规啼”起兴,用“潇湘浦”作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最后指出表达技巧及效果。 “落拓京华久未归,山中抛却绿蓑衣”,首句写自己长期在外漂泊,不思归返,在诗的前两句中表现诗人的孤独、苦闷之情。“落拓”
注释: 1. 天目岩前涧水声,绝崖荒径少人行。 - 译文:天目山的岩石前的溪流声音,绝壁荒凉的小径很少有人行走。 - 赏析:诗的前一句描绘了天目岩前涧水潺潺的景象,后一句则描写了一条荒凉的小径,很少看到有人经过。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 等闲会取楞严首,云散天空月自明。 - 译文:偶尔会取到楞严经的首部,云雾散开天空中的月亮自然明亮起来
注释:拿着酒杯,握着他的衣袖,送他紫游缰。人生最宝贵的就是友情,从今往后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对方。 赏析:这首诗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把酒执衣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而“赠之紫游缰”则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和祝福,希望他能像紫游缰一样,驰骋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释:我回忆起曾经任职于东曹的粉署郎官,那是一幅写就的墨竹画。 只感觉它像是漫步在云林之中,独自倾听秋天的声音等待着傍晚的凉风。 赏析: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任职于东曹(即翰林院)的粉署郎官,那幅墨竹画是他亲手所写,因此显得格外珍贵。他仿佛看到竹子在云林中漫步,独自倾听秋天的声音。这种想象和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墨竹的喜爱和珍视,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重庆堂诗 危素笔下,深宅大屋之雅趣 1. 诗句原文 高堂翼翼,既深且谧。 有直其楹,有虚其室。 2. 译文解析 - 诗句一:高耸的厅堂,既深邃又宁静。 - 诗句二:厅堂的柱子正直而坚实,空间空旷而舒适。 3. 关键词注释 - 翼翼:高大、雄伟的样子。 - 深且谧:指厅堂内部宽敞且安静。 - 直其楹:指厅堂的柱子直挺挺地立着。 - 虚其室:指厅堂内空旷,没有杂物。 4. 赏析 -
重庆堂诗 旨酒在匜,登豆有菹。其肴孔多,抟兽网鱼。 注释译文赏析 《重庆堂诗》是明朝危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家中的长辈们,如九十三岁的大母和七十五岁的母亲,都健康长寿。他们穿着五彩的衣服,围着孙辈嬉戏。家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象征生机和活力。门上有红色的横幅和黑色的伞盖,显得庄重而尊贵。整首诗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和对长辈的尊敬。 白话译文 家里的长辈们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