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
翻译: 我向李仲公甫投送简书, 江东云锦山,积翠修以峨。 山上云雾缭绕,如同千年士的憩息。 考槃幽涧石,结制彼泽荷。 在山间静坐思考,如同古人那样修行。 贞心抱夷澹,雅量涵冲和。 我的心境如水般平静,胸怀广阔包容万物。 仆也江西人,齿稚侠好多。 我是江西人,年轻时豪爽好动。 东将浮渤澥,北拟穷沙陀。 我将向东航行,向北追逐沙漠中的骆驼。 尚怀诗礼趋,吾父须发皤。 心中依然怀着诗书礼仪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公无渡河 提壶公,向何方,止公勿渡公欲行。 注释:公(即诗人或某人),请不要过河。 赏析:诗中的“提壶公”可能是指一位引路者或者引导者,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领导。他告诉公(即诗人)不要过河,因为河水中可能有危险。这里强调了河水的危险,可能是由于河水的颜色或者水流的变化。 妇人之言公不信
重庆堂诗 元代危素诗词鉴赏与赏析 1. 玄冠于于,厥子来趋 - 玄冠,指古代学士所戴的黑色帽子 - 于于,形容动作轻盈快捷 - 厥子来趋,指孙子辈跟随学步 2. 父见其孙,亦克愉愉 - 父见孙子,表现出喜悦心情 - 亦克愉愉,形容孙子成长中的快乐时光 3. 译文、注释与赏析 4. 重庆堂诗原文与翻译 5. 关键词解释:重庆堂、玄冠于于、厥子来趋 6. 重庆堂诗背景与作者介绍 7.
子于父母,亦既能孝。 父诏乃孙,繄父是效。 注释: 1. 子女侍奉父母,也能做到孝顺。 2. 父亲的命令就是孙子要学习的榜样,所以父亲要效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危素的作品,通过对家族关系和代际传承的描写,展现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子”和“父”指的是子女和父母,而“乃孙”则是孙子辈。通过这种上下三代的连接,诗人强调了家庭中长辈的智慧和教诲对年轻一代的重要性
诗句如下: 朝牧于林,暮钓于溪,吾何忧而。 译文: 早上在树林中放牧,傍晚在溪边垂钓,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山中》。诗中描述的是一个宁静的山中生活场景,通过“朝牧于林,暮钓于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末句“吾何忧而”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忧无虑,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关键词解释: - 朝牧于林:早上在树林中放牧。
翼翼高堂,临水之阳。 谁其作之,其氏曰王。 注释: 1. 翼翼(yì yì):形容堂屋高阔而明亮的样子。 2. 高堂:高大的房屋,这里指家族的宗祠。 3. 临水之阳:靠近水边的位置,这里指的是宗祠正对水面的位置。 4. 谁其作之:是谁建造了这座宗祠?“其”是代词,指建造者;“作之”即建造。 5. 其氏曰王:建造者的姓氏被称为王氏。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危素创作的《重庆堂诗》
释义: 重庆堂诗 他的孝行是多么美好,古代就有值得称赞的典范。 恭敬侍奉上天,以显示你的美德。
【注】邓省吾先生挽诗三首。 春山何英英,春江何幽幽。日莫山水间,无以消我忧。 日暮时山中景色秀丽如画,但春天的江水却显得幽深难测。黄昏时分,在山水之间,无法消除我的烦恼和忧愁。 朔风翻铭旌,飞雪惨以稠。伊人不可见,回首心悠悠。 北方的朔风吹动着悬挂的祭旗,飘零的雪花纷纷扬扬。她已离去,不能相见,我回头望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回首心悠悠,载咏商声讴。老竹尚延月,丛兰自作秋。
种稻南谷口,凶岁囷仓虚。 晚值老农语,出口三嘻吁。 幸有高亢田,种麦给群需。 有麦且免忧,无麦将焉如。 昔谓崖谷底,其俗异黄农。 浪迹城府归,却爱淳朴风。 猎夫不射雁,云与兄弟同。 羽毛岂知道,天理谅无终。 诗句注释: - 莫冬:指冬季。 - 种稻南谷口:在南方的一个谷口种稻。 - 凶岁:凶年,即灾难的一年。 - 囷仓虚:仓库空虚。 - 晚值:傍晚遇到。 - 老农语:老年农民的言论。 -
这首诗的翻译是:徐君有一把剑,秋天的水色和剑一样。徐君看到了它却惋惜自己不能拥有。后来徐君去世,墓地上长满了荒草,季子把剑挂在树上。一生一死见证他们的友情。啊,延陵吴季子。 注释: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的字。徐人歌:徐君的诗歌。秋水色:指徐君的宝剑。徐君见之惜不得:徐君看到季札的宝剑后感到惋惜,认为无法得到这把名剑。延陵:即“延陵季子”,春秋时吴国人。吴季子:吴国公子季札的字。一死一生见交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