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何英英,春江何幽幽。
日莫山水间,无以消我忧。
朔风翻铭旌,飞雪惨以稠。
伊人不可见,回首心悠悠。
回首心悠悠,载咏商声讴。
老竹尚延月,丛兰自作秋。
荒林夜来雨,恻恻令人愁。
【注】邓省吾先生挽诗三首。
春山何英英,春江何幽幽。日莫山水间,无以消我忧。
日暮时山中景色秀丽如画,但春天的江水却显得幽深难测。黄昏时分,在山水之间,无法消除我的烦恼和忧愁。
朔风翻铭旌,飞雪惨以稠。伊人不可见,回首心悠悠。
北方的朔风吹动着悬挂的祭旗,飘零的雪花纷纷扬扬。她已离去,不能相见,我回头望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回首心悠悠,载咏商声讴。老竹尚延月,丛兰自作秋。
我不禁吟唱起《诗经》中的商声讴歌,那些苍劲的老竹子依然挺立在月光下,周围的兰花也开始凋零,进入秋天了。
荒林夜来雨,恻恻令人愁。
夜晚来临,荒寂的小树林传来阵阵雨声,那声音让人心生愁绪。
赏析:
此诗是邓先生写给亡妻的挽诗,全篇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第一联,“春山何英英,春江何幽幽。”描绘了春天的山水之美,但这种美景并不能让人忘却心中的忧愁。诗人用“何”字强调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他只能面对这美丽的山水,感叹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第二联,“日莫山水间,无以消我忧。”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面对山水的凄凉景象,无法驱散他的忧愁。这里的“日莫”指的是傍晚时分,“山水间”则是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第三联,“朔风翻铭旌,飞雪惨以稠。”描绘了北方的寒风和飘飞的雪花,以及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思念。“翻铭旌”指的是飘扬的丧旗,“飞雪惨以稠”则形容雪花纷飞的景象。
第四联,“伊人不可见,回首心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伊人不可见”指的是亡妻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无法相见了。而诗人只能在回忆中,不断回想与亡妻的美好时光。
第五联,“老竹尚延月,丛兰自作秋。”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它们带给诗人的感慨。“老竹尚延月”指的是老竹子依旧挺立,仿佛在等待月亮的升起。而“丛兰自作秋”则表示兰花已经凋零,进入了秋天。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思考。
最后一联,“荒林夜来雨,恻恻令人愁。”描绘了夜晚荒林中传来的雨声,让诗人感到一阵莫名的悲伤。这里的“夜来雨”指的是夜晚的雨,而“恻恻令人愁”则形容雨声给人带来的伤感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变化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