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公年老才华盛,远作会昌州学正。
会昌僻在江西隅,古来地热不可居。
居民年来家有井,泄尽瘴烟无疾病。
长江水碧风不波,双橹夜发声如鹅。
横经伐鼓高堂上,老幼相携来听讲。
春秋祭祀黍稷香,钟镛琴瑟鸣锵锵。
先王典礼公所秉,努力念之垂永臧。

诗句解释

1 桂公年老才华盛:描述桂少孺年事已高,但依然才华横溢。

  1. 远作会昌州学正:桂少孺被派到遥远的会昌(今江西宜春市)担任学正,即地方教育行政长官。
  2. 会昌僻在江西隅:会昌位于偏僻的江西一角,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3. 古来地热不可居:自古以来这里气候炎热,不适合居住。
  4. 居民年来家有井,泄尽瘴烟无疾病:随着时间流逝,当地居民家家户户都有井可以取水,瘴气也被清除,生活变得健康。
  5. 长江水碧风不波,双橹夜发声如鹅:描绘了长江的水非常清澈,夜晚江上的船只发出的声音如同天鹅般悠扬。
  6. 横经伐鼓高堂上,老幼相携来听讲: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高堂上击鼓学习,师生共度时光。
  7. 春秋祭祀黍稷香,钟镛琴瑟鸣锵锵:在春秋两季进行祭祀时,使用的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8. 先王典礼公所秉,努力念之垂永臧:强调这是先王的典礼,应该由你秉承并努力维持其传统和美好。

译文

桂少孺年纪渐长,才情却依旧旺盛,
他被派去遥远的会昌州任学正。
会昌地处偏僻的江西角落,
自古以来那里气候炎热不宜居住。
居民们在这些年逐渐改善生活,
家家户户有了井水,瘴气消散,人畜安康。
长江水流清澈,夜晚江上船只声响如天鹅般优雅。
师生们一起上课,高堂上敲击着鼓声,
老幼相携而来聆听教诲。
春秋时节祭祀用黍稷,香气扑鼻,
钟声、镛声和琴瑟之声交织在一起,悦耳动听。
这是先王的典礼,应由你继承并维护其传统,
努力保持下去,使之流传久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桂少孺赴会昌任职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教育环境。诗中的“桂公”既是诗人对桂少孺的尊称,也暗含了桂少孺的才华和地位。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当地人生活的改善和进步。同时,通过描述学校的生活场景和节日庆典,传达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气,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