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圭
【注释】 款段:骑马。乘凉未五更:天还没亮的时候。徐河:地名,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南。十里雾中行:迷蒙的雾气中走了十里。前村烟树:前面村庄里的树木。鸡犬声:鸡和狗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清晨赶路时的所见所闻。首句说天没亮就骑着马去乘凉,足见天气很热;次句写走在路上时,雾气迷漫,视线不清;第三句写远处的村庄里,树木苍翠,炊烟袅袅,但看不见人;末句写听到鸡犬相闻的声音,才知已到近处
【注释】 太白:唐代诗人李白的号。李白曾自号青莲居士、太白金星、太白山人等。 捉月图:指画有李白像的画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李白的飘逸之态,抒发作者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及羡慕之情。诗中“寒江”是比喻,用来形容李白的豪放性格。“钓船”即捕鱼船,这里用来借代李白的渔船。“月影江心月在天”,以月映江水,水中倒影天上月亮的美景来赞美李白的才华横溢,高洁清远。后两句是说李白虽然年岁已老
【注释】 小阁新裁寄远书:在小阁新修的书房里,我写信寄给远方的亲人; 封入云笺认得无:把信装进云笺,是否能够辨认出是谁寄来的? 【赏析】 此诗是一首闺怨诗。前两句写思妇对丈夫寄来的书信感到珍视,而因丈夫不归,故又感到惆怅、不安。后两句写她将信封好,寄托在云端的情意,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全诗以“寄远书”为线索,构思新颖,层次清晰,感情真挚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西风绝境抚孤松” - 描述了一种孤高的、坚韧不拔的景象。西风吹过,似乎触及了远方的绝境,而那孤立的松树在风中显得更加挺拔。 - 注释:西风 - 指秋风,代表季节;绝境 - 指遥远的或难以到达的地方;抚 - 触摸;孤松 - 单独一棵树; - 赏析:这句诗通过秋风的描绘
暮春 陌上歌声枕上听,秋千梧影两亭亭。 春风三月正花好,晓日一竿初酒醒。 注释: 1. 暮春:指晚春时期。 2. 陌上歌声枕上听:在田间小路上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在夜晚的枕头上听着。 3. 秋千:一种儿童游戏的工具,用两根绳子系住身体悬挂在空中。 4. 梧(wú)影:梧桐树的影子。 5. 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6. 春风三月正花好:春天的风和三月的花都非常美好。 7. 晓日一竿初酒醒
燕南赵北困风埃,投宿云居眼暂开。 明日都门选官路,逢人羞道见山来。 注释:在燕山道中,我困顿于风尘与尘埃之中,但幸运的是,在投宿之处看到一片云海,让我暂时眼前一亮。明天我要前往京城参加选拔官员的考试,在路上遇到别人时,我都会有些害羞地避开,不愿意提起这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只希望人们不要再提及见到山的事情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燕山道中的经历,展现了他旅途的艰辛和对未知的恐惧。同时
雪拟坡公韵 黄昏门外晚鸦噪,瑶尘细逐九云车。 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浊酒无人同此兴,扁舟有客访谁家。 明朝试望东林树,百尺寒梢倚玉叉。 注释与译文 1. 门外黄昏噪晚鸦 - 解释: 黄昏时分,乌鸦在门外鸣叫。 - 关键词: 黄昏、晚鸦、噪 - 翻译: Outside the door, at dusk, the crowing of night birds is heard.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城上春阴暗晚空,城头山色有无中:描述了一个傍晚时分的城景,天空阴沉,山影隐约在云间。 - 城上:指城墙之上。 - 春阴:春天的阴霾。 - 暗淡:形容天色昏暗,不明亮。 - 晚空:傍晚的天空。 - 山色有无中:山的影子时明时暗,难以分辨。 2. 似闻啼鸟来幽树:似乎能听到鸟儿在幽静的树上鸣叫。 - 啼鸟:鸟叫声。 - 幽树:安静、幽深的树木。 3. 已有游丝曳好风
【注释】 1. 北墉开处叶森森:北边城墙的缝隙中,叶子郁郁葱葱。 2. 政以多花负赏音:政治上要像葵花一样,多多开花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3. 小智区区能卫足:小智慧,微不足道的智慧,只能用来保护自己。 4. 孤忠耿耿祗倾心:忠诚正直,始终不渝,只为了忠于国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北墉的向日葵来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情感。 首句“北墉开处叶森森”,描述的是北墉的缝隙中
注释:一整天都在阅读,快乐得没有多余的时间,古人的精妙处不欺骗我。 胸中已经积累了五千卷书籍,但我还没到汉家的城旦书库去过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即事”这一主题,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通过对一天阅读的描绘,展现了他丰富的学识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佩。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即使到了汉家城旦书库也仍然需要不断学习的决心。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